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光纤激光器发展概况 | 第14-17页 |
·光纤激光器相干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 第17-31页 |
·主动式锁相相干合成 | 第18-23页 |
·被动式锁相相干合成 | 第23-30页 |
·光纤激光相干合成发展情况 | 第30-31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31-33页 |
·军事应用 | 第31-32页 |
·工业应用 | 第32-33页 |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33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第2章 MOPA 结构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的基本理论 | 第35-61页 |
·MOPA 结构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的基本原理 | 第35-36页 |
·相干合成效果的评价参数与方法 | 第36-38页 |
·基于夫朗和费衍射理论的相干合成远场光强分布 | 第38-40页 |
·阵元特性对远场光强分布的影响 | 第40-59页 |
·填充因子对远场光强分布的影响 | 第40-46页 |
·相位对远场光强分布的影响 | 第46-49页 |
·振幅对远场光强分布的影响 | 第49-51页 |
·偏振对远场光强分布的影响 | 第51-54页 |
·阵元数对远场分布的影响 | 第54-56页 |
·列阵排列方式对远场分布的影响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3章 MOPA 结构七路光纤相干合成模拟实验系统 | 第61-75页 |
·MOPA 结构七路光纤相干合成模拟实验系统 | 第61-66页 |
·七路光纤相干合成系统的实验结果 | 第66-73页 |
·六角形列阵相干合成远场分布 | 第66-68页 |
·矩形列阵相干合成远场分布 | 第68-70页 |
·三角形列阵相干合成远场分布 | 第70-71页 |
·线性列阵相干合成远场分布 | 第71-72页 |
·四种相干合成列阵的实验结果比较和分析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4章 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系统相位控制技术研究 | 第75-103页 |
·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系统的相位控制元件 | 第75-82页 |
·铌酸锂相位调制器 | 第75-78页 |
·自适应光学变形镜 | 第78-82页 |
·爬山法相位控制技术 | 第82-87页 |
·爬山法基本原理 | 第82-83页 |
·爬山法相位控制原理 | 第83-87页 |
·外差法相位控制技术 | 第87-93页 |
·光外差探测基本原理 | 第87-89页 |
·外差相位探测基本原理 | 第89-93页 |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相位控制技术 | 第93-96页 |
·自适应相位控制技术 | 第96页 |
·四种相位控制技术的实验结果及控制效果比较 | 第96-101页 |
·爬山法相位控制效果实验 | 第97-98页 |
·外差法相位控制效果实验 | 第98-99页 |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的相位控制效果实验 | 第99-100页 |
·自适应相位控制效果实验 | 第100-101页 |
·四种相位控制技术比较 | 第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5章 10W 光纤放大器相干合成的研究 | 第103-124页 |
·10W 光纤放大器相位噪声特性理论 | 第103-110页 |
·瞬态热效应分析 | 第103-108页 |
·稳态热效应分析 | 第108-110页 |
·10W 保偏光纤放大器相位变化测试 | 第110-112页 |
·10W 保偏光纤放大器相位控制实验 | 第112-113页 |
·10W 光纤放大器相干合成系统方案设计 | 第113-114页 |
·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系统在相控阵雷达中的应用 | 第114-122页 |
·相位扫描的基本原理 | 第116-117页 |
·线性列阵的光束扫描 | 第117-121页 |
·二维六角形列阵的光束扫描 | 第121-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4页 |
结论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34-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个人简历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