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脑血管疾病论文--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论文

复合物理疗法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课题背景第10-12页
   ·国内外现状第12-17页
     ·中国古代中风病理论第12-13页
     ·现代中医理论第13页
     ·国外的机械辅助康复训练技术第13-16页
     ·国内的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技术第16页
     ·利用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的初步结论和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中风康复理疗的理论基础第20-39页
   ·中风的临床表现和偏瘫的症状第20-22页
     ·中风后的生理特征第20-21页
     ·偏瘫的异常运动模式第21-22页
   ·中风康复的主要方法第22-25页
     ·药物疗法第22页
     ·物理疗法第22-23页
     ·中医学的康复治疗第23-24页
     ·运动疗法第24-25页
   ·牵引治疗第25-28页
     ·复合运动在偏瘫康复中的作用第26-27页
     ·不同治疗方法对复合运动模式的需要第27-28页
   ·运动功能训练的方法分类第28-31页
     ·按肌肉收缩的形式分类第28-29页
     ·按用力程度分类第29-31页
     ·上肢复合运动训练方法第31页
   ·温热疗法的理论基础第31-38页
     ·温热疗法的热学基础第31-33页
     ·温热疗法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第33-36页
     ·温热疗法的治疗原理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复合理疗系统设计要求第39-49页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39-40页
   ·肢体康复系统的设计要求第40-45页
   ·康复设备的人体运动学分析第45-48页
     ·上肢运动和自由度分析第45-46页
     ·运动的数学建模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第49-63页
   ·微处理器单元第50-51页
   ·DDS 技术分析第51-54页
     ·DDS 的结构框图第52-53页
     ·AD9833 芯片第53-54页
   ·电源电路设计第54-55页
   ·模/数转换电路第55页
   ·功率放大器第55-56页
   ·其他外围电路设计第56-61页
     ·增量式编码器第56-57页
     ·伺服电机第57页
     ·时钟模块第57-58页
     ·传感器第58-59页
     ·液晶显示模块第59-60页
     ·按键设计第60-61页
   ·仪器安全性分析和硬件抗干扰措施第61-62页
     ·硬件抗干扰措施第61-62页
     ·安全性措施第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第63-70页
   ·软件语言简介第63-64页
     ·汇编语言第63页
     ·C 语言第63-64页
   ·系统主程序流程图第64-65页
   ·主机软件设计第65-66页
   ·子程序设计第66-67页
   ·按键部分软件设计第67-68页
   ·软件抗干扰措施第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7页
作者简介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神经振荡的抑郁症脑电信号分析
下一篇:NAG、α1-M、β2-M等生化指标对亚临床肝肾综合征诊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