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水三相流数值模拟与持气率测量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油气水三相流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油气水三相流主要参数 | 第11-12页 |
·油气水三相流速度场参数 | 第11-12页 |
·油气水三相流浓度场参数 | 第12页 |
·多相流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多相流流型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多相流相份额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光纤传感技术 | 第16-18页 |
·本文结构 | 第18-20页 |
第2章 垂直上升管内油气水三相流数值模拟 | 第20-41页 |
·计算流体动力学与 FLUENT软件简介 | 第20-22页 |
·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 | 第20-21页 |
·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 Fluent 简介 | 第21-22页 |
·多相流模型的选取 | 第22-27页 |
·多相流模型 | 第23-25页 |
·计算模型的确定 | 第25-26页 |
·VOF 模型计算原理 | 第26-27页 |
·数值模拟设置 | 第27-30页 |
·数值计算区域 | 第27-29页 |
·物性参数设置 | 第29页 |
·模拟初始条件 | 第29-30页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30-40页 |
·油气水三相流型结构图 | 第30-35页 |
·油气水三相流流型划分 | 第35-37页 |
·油气水三相流流型图 | 第37-38页 |
·径向持气率分布 | 第38-39页 |
·数值模拟结论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光纤探针传感器设计 | 第41-51页 |
·光理论基础 | 第41-42页 |
·光纤探针传感器测量原理 | 第42-44页 |
·光纤探针测量持气率的可行性分析 | 第44-45页 |
·光纤探针传感器探头设计 | 第45-50页 |
·光纤探针单纤和双纤的选择 | 第46-47页 |
·单光纤探针头设计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光纤探针持气率测井仪设计 | 第51-67页 |
·测井背景介绍 | 第51-52页 |
·光纤探针持气率测井仪总体结构设计 | 第52-53页 |
·传感器系统硬件组成 | 第53-59页 |
·光发射模块 | 第54-56页 |
·光接收模块 | 第56-58页 |
·单片机控制模块 | 第58-59页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9-64页 |
·系统初始化子程序设计 | 第60页 |
·A/D 数据采集子程序设计 | 第60-61页 |
·探针信号处理子程序设计 | 第61-63页 |
·数据发送子程序设计 | 第63-64页 |
·光纤探针持气率实验结果 | 第64-66页 |
·实验环境 | 第64页 |
·持气率实验结果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