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调周法治疗肾阳虚型黄体功能不健性月经失调的临床研究
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0-18页 |
一.黄体功能不健性月经失调的西医现状与进展 | 第10-14页 |
1 定义及流行病学 | 第10页 |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第10-12页 |
3 临床表现及诊断 | 第12-13页 |
4 西医对黄体功能不健性月经失调的治疗 | 第13-14页 |
二.中医学对黄体功能不健性月经失调的认识 | 第14-18页 |
1 病名 | 第14页 |
2 病因病机 | 第14-15页 |
3 中医治疗 | 第15-17页 |
4 中医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健性月经失调的优势 | 第17-18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8-33页 |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1 病例选择 | 第18页 |
2 一般资料 | 第18-19页 |
3 治疗方法 | 第19页 |
4 观察指标 | 第19-20页 |
5 统计方法 | 第20页 |
二.统计结果及分析 | 第20-27页 |
1 临床疗效结果 | 第20-27页 |
2 不良反应 | 第27页 |
三.讨论 | 第27-32页 |
1 疗效分析 | 第27-28页 |
2 方药释义及药理分析 | 第28-30页 |
3 临证体会 | 第30页 |
4 机理探索 | 第30-31页 |
5 不足与展望 | 第31-32页 |
四.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附录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