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课题来源 | 第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液压挖掘机机电液一体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液压挖掘机节能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挖掘机工作装置负载辨识方案分析 | 第19-29页 |
·液压挖掘机的结构组成分析 | 第19-21页 |
·挖掘机系统中负载的概念 | 第21-22页 |
·挖掘机的负载辨识方法 | 第22-27页 |
·液压泵出口压力估计法 | 第22-25页 |
·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法 | 第25-27页 |
·负载辨识方案对比与改进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动力学参数辨识 | 第29-43页 |
·工作装置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9-36页 |
·工作装置运动学建模 | 第29-33页 |
·工作装置动力学建模 | 第33-36页 |
·工作装置动力学参数估计 | 第36-38页 |
·工作装置动力学参数再辨识研究 | 第38-42页 |
·工作装置负载辨识问题分析 | 第38-39页 |
·工作装置动力学参数辩识的遗传算法改进设计 | 第39-41页 |
·液压缸驱动力仿真与实验对比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动力学参数辨识的挖掘机工作装置负载辨识 | 第43-59页 |
·液压缸摩擦阻力的确定方法研究 | 第43-45页 |
·空载工况负载辨识 | 第45-51页 |
·特定载荷负载辨识 | 第51-55页 |
·挖掘机工作装置有效作业功率和抗负载能力描述 | 第55-58页 |
·工作装置有效作业功率模型 | 第56-57页 |
·液压挖掘机抗负载能力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实验研究 | 第59-67页 |
·实验目的及内容 | 第59页 |
·实验平台搭建 | 第59-61页 |
·压力传感器的选用 | 第59-60页 |
·倾角传感器的选用 | 第60页 |
·液压测试仪器的选用 | 第60-61页 |
·实验过程与数据处理分析 | 第61-67页 |
·实验注意事项 | 第61页 |
·空载与特定载荷实验 | 第61-62页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62-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本文小结 | 第67页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