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暴力犯罪比率趋升的原因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0页 |
·写作意图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页 |
·拟解决的问题 | 第9页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9-10页 |
第2章 女性暴力犯罪比率趋升的社会原因 | 第10-25页 |
·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 第10-12页 |
·女性社会地位的发展过程 | 第10-11页 |
·我国社会转型对女性地位的影响 | 第11-12页 |
·女性传统思想的嬗变 | 第12-17页 |
·女性传统思想的嬗变过程 | 第12-13页 |
·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与冲突 | 第13-16页 |
·传统思想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冲突 | 第16-17页 |
·社会管理秩序的失范 | 第17-21页 |
·社会对流动女性的控制力减弱 | 第18-19页 |
·“留守族”易引起社会管理秩序的失控 | 第19-21页 |
·其他社会因素 | 第21-25页 |
·学校教育的影响 | 第21-23页 |
·暴力文化的影响 | 第23-25页 |
第3章 女性犯罪比率趋升的家庭原因 | 第25-33页 |
·传统与现代婚姻模式的冲突 | 第25-26页 |
·传统与现代婚姻的演变过程 | 第25页 |
·传统与现代婚姻模式冲突的影响 | 第25-26页 |
·家庭暴力 | 第26-30页 |
·家庭暴力种种现状 | 第26-27页 |
·家庭暴力的原因分析 | 第27-29页 |
·家庭暴力对女性的影响 | 第29页 |
·家庭亲情的淡化 | 第29-30页 |
·家庭教育的缺失 | 第30-33页 |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 第30页 |
·家庭教育功能降低 | 第30-33页 |
第4章 女性暴力犯罪比率趋升的自身原因 | 第33-38页 |
·女性生理因素 | 第33-34页 |
·女性的心理因素 | 第34-38页 |
·女性的性格特征 | 第34-35页 |
·女性个性心理特征 | 第35-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