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短期自由刑概述 | 第10-19页 |
(一) 短期自由刑的历史演进 | 第10-15页 |
(二) 我国短期自由刑的界定 | 第15-19页 |
二、现代刑事政策下的刑事制裁走向 | 第19-29页 |
(一) 现代刑事政策及其两级化选择 | 第19-25页 |
1. 刑事政策概述 | 第19-21页 |
2. “轻轻重重”两极化的刑事政策 | 第21-23页 |
3. 宽松刑事政策的理论根据 | 第23-25页 |
(二) “轻轻”刑事政策的诉讼程序体现——及其对短期自由刑的影响 | 第25-29页 |
1. 转向处分 | 第25-26页 |
2. 恢复性司法 | 第26-27页 |
3. 程序变革对短期自由刑的影响 | 第27-29页 |
三、短期自由刑的本体问题 | 第29-40页 |
(一) 短期自由刑的存废之争 | 第29-33页 |
1. 肯定说 | 第29-30页 |
2. 否定说 | 第30-31页 |
3. 折衷说 | 第31-33页 |
(二) 短期自由刑的理论思考 | 第33-40页 |
1. 现代刑罚目的理论 | 第33-34页 |
2. 刑罚分配阶段论 | 第34-36页 |
3. 短期自由刑的价值所在 | 第36-38页 |
4. 刑事一体化与短期自由刑 | 第38-40页 |
四、短期自由刑的改革措施 | 第40-57页 |
(一) 短期自由刑的立法改革 | 第41-49页 |
1. 短期自由刑的易刑处分 | 第41-46页 |
2. 刑事犹豫制度 | 第46-49页 |
(二) 短期自由刑的司法改革 | 第49-57页 |
1. 利用刑罚选科减少短期自由刑宣告 | 第49-50页 |
2. 改善短期自由刑的执行条件 | 第50-51页 |
3. 推进监狱行刑制度创新 | 第51-54页 |
4.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矫正 | 第54-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