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改性镍基催化剂的正辛醇催化胺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9-21页
    1.1 概述第9-10页
    1.2 市场分析第10-11页
    1.3 脂肪胺的应用第11-12页
        1.3.1 纺织工业第11页
        1.3.2 矿物浮选第11-12页
        1.3.3 化肥第12页
    1.4 合成方法第12-17页
        1.4.1 卤代烷为原料第12-13页
        1.4.2 脂肪酸为原料第13页
        1.4.3 酮、醛为原料第13-14页
        1.4.4 a烯烃为原料第14-15页
        1.4.5 脂肪醇为原料第15-16页
        1.4.6 其他合成方法第16-17页
    1.5 催化剂的选择第17-20页
        1.5.1 均相催化剂第17页
        1.5.2 非均相催化剂第17-19页
        1.5.3 载体的选择第19-20页
    1.6 研究意义以及目的第20页
    1.7 本文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第20-21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1-32页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1-22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第22-23页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23-25页
        2.3.1 X射线衍射(XRD)第23页
        2.3.2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23-24页
        2.3.3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第24页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4页
        2.3.5 热重分析仪(TGA)第24-25页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25-27页
        2.4.1 间歇式反应器第25页
        2.4.2 固定床反应器第25-26页
        2.4.3 催化剂的还原第26页
        2.4.4 催化剂的装填第26-27页
    2.5 产物的分析第27-32页
        2.5.1 产物的定性分析第27-29页
        2.5.2 产物的定量分析第29-32页
第3章 液相催化胺化反应第32-47页
    3.1 最优负载量的筛选第32-34页
    3.2 第二活性组分的掺杂研究第34-38页
        3.2.1 铬单质作为第二活性组分第35-36页
        3.2.2 三氧化二铈作为第二活性组分第36-38页
    3.3 催化剂的表征第38-47页
        3.3.1 X射线衍射(XRD)第38-40页
        3.3.2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40-42页
        3.3.3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第42-44页
        3.3.4 透射电镜(TEM)第44-47页
第4章 气固相催化胺化反应第47-58页
    4.1 载体的作用第47-48页
    4.2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48-50页
    4.3 氢气浓度的影响第50-52页
    4.4 氨醇比的影响第52-53页
    4.5 空速的影响第53-54页
    4.6 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第54-55页
    4.7 热重分析(TGA)第55-58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5.1 课题结论第58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促进甲醇—丙酸甲酯分离的离子液体筛选、实验验证与过程模拟
下一篇:氢膦烷参与的活化CO2机理以及产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