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死亡险问题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8页 |
(一) 我国学界的理论研究 | 第8页 |
(二) 域外相关立法 | 第8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一) 比较分析法 | 第8-9页 |
(二) 实证分析法 | 第9-10页 |
第一章 未成年人死亡保险特殊规则设置的理论基础 | 第10-13页 |
第一节 未成年人死亡保险的特殊性 | 第10-11页 |
一、道德风险的易发性 | 第10页 |
二、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缺失与风险分散的矛盾 | 第10-11页 |
三、受益人指定规则的异化 | 第11页 |
第二节 未成年人死亡保险的特殊价值 | 第11-13页 |
一、理论上的特殊价值:未成年人生命价值的特殊性 | 第11-12页 |
二、实际上的特殊价值:我国未成年人抚养现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现行规范的规制演革与规制进路 | 第13-17页 |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死亡保险特殊规则的立法演变 | 第13-14页 |
一、投保额度限制的提升 | 第13-14页 |
二、同意权行使方式的演变 | 第14页 |
三、同意权行使主体的扩张 | 第14页 |
第二节 我国法对未成年人死亡保险规制的进路 | 第14-17页 |
一、通过对保险利益的规定防范道德风险 | 第15页 |
二、限制投保主体来防范道德风险 | 第15页 |
三、赋予未成年人父母同意权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我国立法对未成年人死亡保险规制的缺陷 | 第17-22页 |
第一节 规范的缺陷与道德风险防范功能的缺失 | 第17-20页 |
一、投保人概念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道德风险 | 第17-18页 |
二、现行规则的绝对性与保险人的逆向选择问题 | 第18-19页 |
三、规则混乱下未成年人同意权的名存实亡 | 第19页 |
四、精神病人死亡保险道德防范的遗漏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现行规则对未成年人风险分散需求的阻碍 | 第20-22页 |
一、保险利益范围过窄阻碍了对未成年人的合理保护 | 第20页 |
二、阻碍未来风险防范的需求 | 第20-21页 |
三、部分给付项目不恰当的排除 | 第21-22页 |
第四章 比较法的借鉴与规则设计的选择 | 第22-25页 |
第一节 比较法上未成年人死亡保险的规则设计 | 第22-23页 |
一、完全禁止型 | 第22页 |
二、以死亡年龄为界点之限制型 | 第22页 |
三、以丧葬费及未成年人同意之为条件之限制型 | 第22-23页 |
四、单纯保险金额的方式指限制型 | 第23页 |
第二节 相关模式的分析与选择 | 第23-25页 |
第五章 未成年人死亡险规则的改革 | 第25-29页 |
第一节 采用投保主体与丧葬费为限制手段 | 第25页 |
第二节 年龄规则设计的重构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同意权的实现问题 | 第26-28页 |
一、被保险人同意权 | 第26-27页 |
二、父母同意权行使方式的规范 | 第27-28页 |
第四节 强化保险合同主体责任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致谢 | 第33-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