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6页 |
1.1 立题依据 | 第14-15页 |
1.2 转基因作物 | 第15-17页 |
1.2.1 常见转基因作物 | 第15-16页 |
1.2.2 转基因作物评价的原则 | 第16-17页 |
1.3 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 | 第17-24页 |
1.3.1 饲用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1.3.2 饲用安全性评价的内容 | 第18-24页 |
1.4 总结 | 第24页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二章 仿生消化系统评价转BT基因玉米的酶水解物能值 | 第26-3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2.1.1 玉米原料和饲粮 | 第26-29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29-30页 |
2.1.3 样品分析 | 第30页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0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4页 |
2.2.1 玉米及饲粮的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 第30-32页 |
2.2.2 玉米原料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能量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 | 第32页 |
2.2.3 玉米饲粮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能量消化率和酶水解物能值 | 第32-34页 |
2.3 讨论 | 第34-35页 |
2.3.1 玉米的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 第34页 |
2.3.2 玉米的养分效价评定 | 第34-35页 |
2.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长期多代饲喂转BT基因玉米对第三代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36-52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6-40页 |
3.1.1 玉米原料的采集和制备 | 第36页 |
3.1.2 试验设计及饲粮配方 | 第36-37页 |
3.1.3 试验样品的采集和检测 | 第37-40页 |
3.1.4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4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6页 |
3.2.1 饲粮的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 第40-43页 |
3.2.2 母鸡的生长性能 | 第43页 |
3.2.3 公鸡的生长性能 | 第43页 |
3.2.4 母鸡的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 | 第43-46页 |
3.2.5 公鸡的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 | 第46页 |
3.2.6 母鸡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 | 第46页 |
3.3 讨论 | 第46-51页 |
3.3.1 生长性能 | 第46-49页 |
3.3.2 产蛋性能和蛋品质 | 第49-51页 |
3.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长期多代饲喂转BT基因玉米对第三代蛋鸡血液生化、器官健康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 第52-72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7页 |
4.1.1 玉米原料的采集和制备 | 第53页 |
4.1.2 试验设计及饲粮配方 | 第53页 |
4.1.3 样品的采集和检测 | 第53-57页 |
4.1.4 数据分析和统计 | 第57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7-67页 |
4.2.1 母鸡和公鸡的血常规 | 第57页 |
4.2.2 母鸡和公鸡的血液生化 | 第57-60页 |
4.2.3 母鸡和公鸡的器官显微结构 | 第60页 |
4.2.4 母鸡和公鸡的脾脏淋巴细胞亚群 | 第60-63页 |
4.2.5 母鸡和公鸡的血清性激素水平 | 第63-65页 |
4.2.6 公鸡的第二性征 | 第65页 |
4.2.7 公鸡的睾丸组织病理学分析 | 第65-67页 |
4.2.8 公鸡的精液品质 | 第67页 |
4.3 讨论 | 第67-71页 |
4.3.1 血液生化 | 第67-69页 |
4.3.2 器官健康 | 第69-70页 |
4.3.3 繁殖性能 | 第70-71页 |
4.4 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长期多代饲喂转BT基因玉米对第三代蛋鸡肠道健康的影响 | 第72-90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73-77页 |
5.1.1 玉米原料的采集和制备 | 第73页 |
5.1.2 试验设计及饲粮配方 | 第73页 |
5.1.3 样品的采集和检测 | 第73-74页 |
5.1.4 数据分析和统计 | 第74-77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77-87页 |
5.2.1 母鸡和公鸡的肠道发育 | 第77页 |
5.2.2 母鸡和公鸡的肠道显微结构 | 第77-80页 |
5.2.3 母鸡和公鸡的盲肠微生物稀释曲线 | 第80-82页 |
5.2.4 母鸡和公鸡的盲肠微生物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 | 第82-83页 |
5.2.5 母鸡和公鸡的盲肠微生物不同分类水平组成分析 | 第83-86页 |
5.2.6 母鸡和公鸡的盲肠微生物群落功能 | 第86-87页 |
5.3 讨论 | 第87-89页 |
5.3.1 肠道发育及组织健康 | 第87-88页 |
5.3.2 盲肠微生态 | 第88-89页 |
5.4 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90-91页 |
6.1 结论 | 第90页 |
6.2 创新点 | 第90页 |
6.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作者简历 | 第103-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