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与瓜环的相互作用及性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语(ABBREVIATIONS)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1.1 瓜环概述第9-16页
        1.1.1 瓜环简介第9-10页
        1.1.2 普通瓜环的分子识别特征及作用模式第10-15页
        1.1.3 瓜环主客体识别在药物中的应用第15-16页
    1.2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概述第16-20页
        1.2.1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第16页
        1.2.2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第16-19页
        1.2.3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主客体识别研究进展第19-20页
    1.3 本文工作第20-23页
        1.3.1 本文选题意义第20-21页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页
        1.3.3 研究方法第21-23页
第二章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与瓜环的相互作用第23-44页
    2.1 引言第23-24页
    2.2 实验部分第24-28页
        2.2.1 主要仪器及试剂第24-25页
        2.2.2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与Q[7]的相互作用第25页
        2.2.3 山姜素、柚皮素和6-羟基黄烷酮与Q[8]的相互作用第25页
        2.2.4 乔松素、黄烷酮和7-羟基黄烷酮与Q[8]的相互作用第25-2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8-43页
        2.3.1 Q[7]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分析第28页
        2.3.2 Q[8]与ALP、NRA和6-HF的紫外光谱分析第28-29页
        2.3.3 Q[8]与PCB、FL和7-HF的紫外荧光光谱分析第29-34页
        2.3.4 Q[8]与PCB、FL和7-HF相互作用的1HNMR谱分析第34-38页
        2.3.5 Q[8]与PCB、FL和7-HF包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8-40页
        2.3.6 Q[8]与PCB的热重图谱分析第40-41页
        2.3.7 pH值对Q[8]与PCB、FL和7-HF作用的影响第41-43页
    2.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八元瓜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性质影响第44-54页
    3.1 引言第44页
    3.2 实验部分第44-47页
        3.2.1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44页
        3.2.2 Q[8]对PCB、FL和7-HF的增溶作用(相溶解度法)第44-45页
        3.2.3 Q[8]对PCB、FL和7-HF稳定性影响第45-46页
        3.2.4 Q[8]对PCB、FL和7-HF体外释放性能影响第46页
        3.2.5 Q[8]对PCB抗氧化活性影响第46-47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7-53页
        3.3.1 Q[8]对PCB、FL和7-HF的增溶作用第47-49页
        3.3.2 Q[8]对PCB、FL和7-HF稳定性影响第49-50页
        3.3.3 Q[8]对PCB、FL和7-HF体外释放性能影响第50-52页
        3.3.4 Q[8]对PCB抗氧化活性影响第52-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4页
致谢第64-65页
附录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硫生物小分子类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新型大环化合物Benzo[6]urils的合成及其超分子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