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农用流滴棚膜 | 第9-12页 |
1.2.1 流滴棚膜简介 | 第9-10页 |
1.2.2 棚膜制备的方法 | 第10-11页 |
1.2.3 流滴棚膜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11-12页 |
1.3 聚乙烯接枝改性方法 | 第12-14页 |
1.3.1 聚乙烯的简介 | 第12页 |
1.3.2 接枝改性方法 | 第12-14页 |
1.4 农用流滴剂与缓释 | 第14-17页 |
1.4.1 农用流滴剂 | 第14-17页 |
1.4.2 流滴剂缓释 | 第17页 |
1.5 常用的两种助剂 | 第17-19页 |
1.5.1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 第17-19页 |
1.5.2 无机纳米粒子 | 第19页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挤出接枝物的复配及性能研究 | 第21-33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1-23页 |
2.2.1 原料与试剂 | 第21-22页 |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22页 |
2.2.3 挤出接枝物的制备及复配 | 第22-23页 |
2.2.4 复配膜的制备 | 第23页 |
2.3 测试与表征 | 第23-25页 |
2.3.1 流滴期的测试 | 第23-24页 |
2.3.2 热学性能测试 | 第24页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第24页 |
2.3.4 接触角测试 | 第24页 |
2.3.5 透光率与雾度测试 | 第24页 |
2.3.6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4-25页 |
2.3.7 流变性能测试 | 第25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5-32页 |
2.4.1 复配膜流滴性能 | 第25-26页 |
2.4.2 热学性能分析 | 第26-27页 |
2.4.3 复配膜表面形态 | 第27-28页 |
2.4.4 复配膜润湿性能 | 第28-29页 |
2.4.5 复配膜透光率与雾度 | 第29-30页 |
2.4.6 复配膜力学性能 | 第30-31页 |
2.4.7 流变性能分析 | 第31-32页 |
2.5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接枝纳米SiO_2对聚乙烯膜性能的影响 | 第33-49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6页 |
3.2.1 原料与试剂 | 第33-34页 |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34-35页 |
3.2.3 纳米SiO_2接枝AAGMS的制备 | 第35页 |
3.2.4 标准曲线样品的制备 | 第35页 |
3.2.5 共混膜的制备 | 第35-36页 |
3.3 测试与表征 | 第36-38页 |
3.3.1 红外光谱测试 | 第36页 |
3.3.2 热失重测试 | 第36页 |
3.3.3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第36页 |
3.3.4 热学性能测试 | 第36-37页 |
3.3.5 流变性能测试 | 第37页 |
3.3.6 膜力学性能测试 | 第37页 |
3.3.7 膜接触角测试 | 第37页 |
3.3.8 膜透光率与雾度 | 第37页 |
3.3.9 膜流滴期测试 | 第37-38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8-47页 |
3.4.1 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分析 | 第38-40页 |
3.4.2 SiO_2在膜内分散 | 第40-41页 |
3.4.3 热学性能分析 | 第41-42页 |
3.4.4 流变性能分析 | 第42-43页 |
3.4.5 共混物膜性能分析 | 第43-47页 |
3.5 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复配接枝物/纳米SiO_2接枝流滴剂结构性能研究 | 第49-67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9-53页 |
4.2.1 原料与试剂 | 第49-50页 |
4.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50-51页 |
4.2.3 纳米SiO_2接枝AASPAN/AATWEEN的制备 | 第51-52页 |
4.2.4 标准曲线样品的制备 | 第52页 |
4.2.5 共混膜的制备 | 第52-53页 |
4.3 测试与表征 | 第53-55页 |
4.3.1 红外光谱测试 | 第53页 |
4.3.2 热失重测试 | 第53页 |
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第53页 |
4.3.4 热学性能测试 | 第53-54页 |
4.3.5 流变性能测试 | 第54页 |
4.3.6 膜力学性能测试 | 第54页 |
4.3.7 膜接触角测试 | 第54页 |
4.3.8 膜透光率与雾度 | 第54页 |
4.3.9 膜流滴期测试 | 第54-55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5-66页 |
4.4.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5-57页 |
4.4.2 热失重分析 | 第57页 |
4.4.3 共混物膜表面形貌 | 第57-59页 |
4.4.4 热学性能分析 | 第59-61页 |
4.4.5 流变性能分析 | 第61-62页 |
4.4.6 共混物膜性能分析 | 第62-66页 |
4.5 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