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3 国内外农村金融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国外农村金融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内农村金融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上海涉农金融组织体系概况 | 第17-21页 |
1.4.1 上海农村金融体系功能类别 | 第17-20页 |
1.4.2 上海农村金融体系作用形式 | 第20-21页 |
1.5 上海村镇银行发展状况 | 第21-24页 |
1.6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24-27页 |
1.6.1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6.2 创新点 | 第25-26页 |
1.6.3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第2章 上海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分析 | 第27-51页 |
2.1 总体研究思路与规划分析 | 第27-34页 |
2.1.1 总体思路 | 第27页 |
2.1.2 分析依据 | 第27-29页 |
2.1.3 规划与政策参照 | 第29-31页 |
2.1.4 主客体要素分析 | 第31-34页 |
2.2 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 第34-42页 |
2.2.1 郊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 第35-37页 |
2.2.2 都市型农业产业链拉长问题及其对策 | 第37-39页 |
2.2.3 解决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问题 | 第39-42页 |
2.3 上海“三农”区位发展优势 | 第42-49页 |
2.3.1 上海现代农业骨感 | 第42-47页 |
2.3.2 具有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基础 | 第47-49页 |
2.4 国家层面支持力度 | 第49-51页 |
第3章 农村金融组织与资本市场 | 第51-62页 |
3.1 规范运作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 第51-55页 |
3.1.1 规范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 | 第51-52页 |
3.1.2 优化村镇银行机制及金融产品 | 第52-54页 |
3.1.3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管理体制 | 第54-55页 |
3.2 金融机构业务拓展 | 第55-60页 |
3.2.1 “互联网+”金融创新合作 | 第55-56页 |
3.2.2 上海邮政储蓄分行涉农业务展延 | 第56-57页 |
3.2.3 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 | 第57-58页 |
3.2.4 农业保险产品 | 第58-60页 |
3.3 涉农企业融资 | 第60-62页 |
3.3.1 支持涉农企业上市融资 | 第60页 |
3.3.2 加快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 | 第60-62页 |
第4章 当前上海农村金融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62-66页 |
4.1 涉农贷款不良率问题 | 第62-63页 |
4.1.1 中下层农户信贷的不良率 | 第62页 |
4.1.2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小型金融机构的转型 | 第62-63页 |
4.2 农村金融立法问题 | 第63-64页 |
4.2.1 农村金融组织的法律地位 | 第63-64页 |
4.2.2 严厉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 | 第64页 |
4.3 .农村基层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 | 第64-66页 |
4.3.1 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 | 第64-65页 |
4.3.2 村镇银行改革 | 第65-66页 |
结束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