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英文缩略语(文中多次出现)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研究 | 第16-17页 |
1.1.1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分类 | 第16页 |
1.1.2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及原因 | 第16-17页 |
1.2 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及进展 | 第17-18页 |
1.2.1 类风湿性关节炎概述 | 第17页 |
1.2.2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第17页 |
1.2.3 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治疗 | 第17-18页 |
1.3 自身免疫性疾病新靶标Kv1.3通道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3.1 钾离子通道简介 | 第18页 |
1.3.2 钾离子通道Kv1.3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 第18-19页 |
1.3.3 Kv1.3通道的抑制剂研究 | 第19-20页 |
1.4 龙血竭及其活性单体龙血素B的免疫抑制作用 | 第20-21页 |
1.5 本课题的创新点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龙血素B及其衍生物对Kv1.3通道的调节 | 第22-34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龙血素B衍生物化学合成 | 第22-28页 |
2.2.1 查尔酮类化合物简介 | 第22-23页 |
2.2.2 化学合成所需试剂及规格 | 第23-24页 |
2.2.3 实验仪器及型号 | 第24页 |
2.2.4 合成路线及方法 | 第24-27页 |
2.2.5 化合物结构数据分析 | 第27-28页 |
2.3 电生理实验 | 第28-33页 |
2.3.1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2.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9-30页 |
2.3.3 实验结果 | 第30-33页 |
2.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龙血素B及乙酰化龙血素B对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的作用研究 | 第34-40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35-37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7-39页 |
3.3.1 LrB和AcLrB对DRG细胞膜上TTX-S钠通道电流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2 LrB和AcLrB对Nav1.7通道电流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龙血素B和乙酰化龙血素B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治疗及机制研究 | 第40-52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40-43页 |
4.2.1 实验动物及实验试剂 | 第40-41页 |
4.2.2 实验仪器及耗材 | 第41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43-50页 |
4.3.1 LrB、AcLrB改善CIA大鼠行为学评分、足趾肿胀和机械痛阈值 | 第43页 |
4.3.2 影像学检查评价LrB和AcLrB对CIA大鼠关节损伤的改善 | 第43-45页 |
4.3.3 关节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 第45-46页 |
4.3.4 ELISAKit检测CIA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的水平 | 第46-47页 |
4.3.5 流式细胞术检测CIA大鼠外周血T细胞的比例 | 第47-49页 |
4.3.6 RT-PCR检测CIA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mRNA水平 | 第49-50页 |
4.4 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龙血素B及乙酰化龙血素B对体外细胞的免疫抑制及机制研究 | 第52-66页 |
5.1 引言 | 第52-53页 |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53-58页 |
5.2.1 动物及细胞 | 第53页 |
5.2.2 药品及实验试剂 | 第53页 |
5.2.3 实验仪器及耗材 | 第53-54页 |
5.2.4 分离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 第54页 |
5.2.5 CCK8试剂检测细胞毒性与增殖 | 第54页 |
5.2.6 ELISAKit检测激活后的细胞炎性因子的释放 | 第54-55页 |
5.2.7 qPCR检测细胞炎性因子和Kv1.3的mRNA表达水平 | 第55-57页 |
5.2.8 流式技术检测细胞膜上Kv1.3通道蛋白表达 | 第57-58页 |
5.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58页 |
5.4 实验结果 | 第58-64页 |
5.4.1 LrB和AcLrB对JurkatT细胞炎性因子IL-2释放的影响 | 第58页 |
5.4.2 LrB和AcLrB对JurkatT细胞Kv1.3通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58-60页 |
5.4.3 LrB和AcLrB对JurkatT细胞膜上Kv1.3通道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60页 |
5.4.4 LrB和AcLrB对大鼠PBMCs的毒性作用研究 | 第60-61页 |
5.4.5 LrB和AcLrB对激活的PBMCs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 | 第61-62页 |
5.4.6 LrB和AcLrB对激活的PBMCs细胞Kv1.3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62-63页 |
5.4.7 LrB及AcLrB对PBMCs细胞膜上Kv1.3通道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63-64页 |
5.5 小结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附录B 目标化合物核磁图谱图谱 | 第77-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