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5页 |
1.1 数字通信系统简介 | 第17-18页 |
1.2 信道模型简介 | 第18-20页 |
1.2.1 二进制对称信道(BSC) | 第18-19页 |
1.2.2 二进制删除信道(BEC) | 第19页 |
1.2.3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AWGN) | 第19-20页 |
1.3 纠错码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1.4 LDPC码置信传播译码算法的发展与现状 | 第21-23页 |
1.5 本论文的创新及章节安排 | 第23-25页 |
第二章 LDPC码基本原理 | 第25-39页 |
2.1 LDPC码定义 | 第25-26页 |
2.2 LDPC码的表示方法 | 第26-27页 |
2.3 LDPC码的构造 | 第27-32页 |
2.3.1 PEG算法 | 第27-29页 |
2.3.2 IEEE802.16e标准中的构造 | 第29-30页 |
2.3.3 CCSDS深空通信标准LDPC码的构造 | 第30-32页 |
2.4 LDPC码的编码 | 第32-37页 |
2.4.1 高斯消元法 | 第32页 |
2.4.2 部分迭代编码算法 | 第32-34页 |
2.4.3 IEEE802.16eLDPC码流水线双向递归算法 | 第34-36页 |
2.4.4 CCSDS标准LDPC码准循环编码算法 | 第36-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LDPC码置信传播算法 | 第39-53页 |
3.1 置信传播算法 | 第39-43页 |
3.1.1 对数域和积译码算法(LLR-SPA) | 第40页 |
3.1.2 最小和算法(MSA) | 第40-41页 |
3.1.3 归一化最小和算法(NormalizedMSA) | 第41-42页 |
3.1.4 偏置最小和算法(OffsetMSA) | 第42页 |
3.1.5 自修正最小和算法(SC-MSA) | 第42-43页 |
3.2 基于自修正的改进置信传播译码算法 | 第43-44页 |
3.2.1 自修正对数域和积算法(SC-LLR-SPA) | 第43-44页 |
3.2.2 归一化自修正最小和算法(NormalizedSC-MSA) | 第44页 |
3.3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44-45页 |
3.4 外部信息转移图(EXITchart)性能分析 | 第45-50页 |
3.4.1 EXITchart简介 | 第45-48页 |
3.4.2 收敛性能仿真分析 | 第48-50页 |
3.5 译码时延分析 | 第50-51页 |
3.6 误码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51-5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基于调度策略的置信传播算法 | 第53-67页 |
4.1 调度策略分类 | 第53-54页 |
4.2 非动态调度策略译码算法 | 第54-56页 |
4.2.1 分层置信传播算法(LBP) | 第54-55页 |
4.2.2 洗牌置信传播算法(SBP) | 第55-56页 |
4.3 动态调度策略译码算法 | 第56-61页 |
4.3.1 残余度置信传播算法(RBP) | 第56-57页 |
4.3.2 基于校验节点的残余度置信传播算法(NW-RBP) | 第57-58页 |
4.3.3 基于变量节点的残余度置信传播算法(VC-RBP) | 第58-59页 |
4.3.4 基于变量节点的通知式残余度置信传播算法(IVC-RBP) | 第59-60页 |
4.3.5 懒人策略残余度置信传播算法(Lazy-RBP) | 第60-61页 |
4.4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61-62页 |
4.5 译码时延分析 | 第62页 |
4.6 误码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62-6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五章 基于可靠度分级的置信传播算法 | 第67-81页 |
5.1 可靠度分级策略的提出 | 第67-68页 |
5.2 算法描述 | 第68-72页 |
5.3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72-73页 |
5.4 译码时延分析 | 第73页 |
5.5 误码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73-76页 |
5.6 多元LDPC码的可靠度分级方案 | 第76-7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附录A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作者简介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