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2页 |
绪论 | 第12-20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2-14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一 引言 | 第20-24页 |
(一)镜像阶段:伪主体的诞生 | 第20-21页 |
(二)象征语言域:伪主体的异化 | 第21-24页 |
二 身体场所与欲望伦理:王小波的身体论述 | 第24-34页 |
(一)无法弥补的存在之缺失 | 第24-27页 |
(二)欲望即绝望 | 第27-34页 |
1.绝望的身体 | 第28-30页 |
2.绝望的世界 | 第30-34页 |
三 无意识的语言-象征域:王小波的性爱话语网络 | 第34-43页 |
(一)生存困境:符号建构存在 | 第34-38页 |
(二)敞开自我,反对遮蔽 | 第38-43页 |
1.性的敞开 | 第38-40页 |
2.追求本真自我 | 第40-43页 |
四 大他者的欲望:王小波的爱欲书写 | 第43-51页 |
(一)作为弥补自我缺失的性关系 | 第43-44页 |
(二)作为弥补自我缺失的爱情 | 第44-46页 |
(三)女性生存困境 | 第46-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一: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