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6页 |
1.1 问题提出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0-12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5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16-29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2.1.1 创业机会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2.1.2 创业机会开发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4页 |
2.1.3 农民创业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24页 |
2.1.4 “互联网+”创业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24-25页 |
2.1.5 相关文献述评 | 第25-27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7-29页 |
2.2.1 资源基础理论 | 第27-28页 |
2.2.2 社会网络理论 | 第28-29页 |
第3章 “互联网+”背景下农民创业机会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50页 |
3.1 农民创业机会开发的概念界定 | 第29-32页 |
3.1.1 农民创业机会开发的内涵 | 第29-30页 |
3.1.2 农民创业机会开发的外延 | 第30-32页 |
3.2 “互联网+”背景下影响农民创业机会开发的市场因素分析 | 第32-38页 |
3.2.1 市场空间分析 | 第32-33页 |
3.2.2 进入新市场壁垒分析 | 第33页 |
3.2.3 农民创业机会开发的市场特征情况分析 | 第33-35页 |
3.2.4 “互联网+”对农民创业的市场特征的影响分析 | 第35-38页 |
3.3 “互联网+”背景下影响农民创业机会开发的资源因素分析 | 第38-43页 |
3.3.1 创业资源获取渠道分析 | 第38页 |
3.3.2 创业资源获取成本分析 | 第38-39页 |
3.3.3 农民创业机会开发的资源获取情况分析 | 第39-40页 |
3.3.4 “互联网+”对农民创业资源获取的影响分析 | 第40-43页 |
3.4 “互联网+”背景下影响农民创业机会开发的能力因素分析 | 第43-48页 |
3.4.1 异质性知识分析 | 第43-44页 |
3.4.2 运营管理能力分析 | 第44页 |
3.4.3 农民创业机会开发的创业者能力分析 | 第44-46页 |
3.4.4 “互联网+”对农民创业能力的影响分析 | 第46-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利用“互联网+”的农民创业机会开发 | 第50-57页 |
4.1 农民创业者的互联网平台运用 | 第50-52页 |
4.1.1 农民创业者自建互联网平台 | 第50-51页 |
4.1.2 租用第三方互联网平台 | 第51页 |
4.1.3 联合开发互联网平台 | 第51-52页 |
4.2 利用互联网的农民创业机会开发能力提升 | 第52-57页 |
4.2.1 依托互联网获取市场信息 | 第52-54页 |
4.2.2 依托互联网拓展社会网络 | 第54-55页 |
4.2.3 依托互联网获取创业资源 | 第55-57页 |
第5章 “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民创业机会开发案例分析 | 第57-65页 |
5.1 案例选择与分析框架 | 第57-59页 |
5.1.1 目标案例的选择 | 第57页 |
5.1.2 分析框架 | 第57-58页 |
5.1.3 农民创业者案例及其村庄简介 | 第58-59页 |
5.2 案例分析 | 第59-65页 |
5.2.1 “互联网+”背景下案例中农民创业市场特征的变化 | 第59-60页 |
5.2.2 “互联网+”背景下案例中农民创业者获取资源的变化 | 第60-62页 |
5.2.3 “互联网+”背景下案例中农民创业能力的变化 | 第62-6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6-67页 |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