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父亲的文化意味 | 第11-17页 |
第一节 鲁迅的父亲情结及其文化意味 | 第11-14页 |
第二节 鲁迅小说中的父亲形态及其文化意味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完整家庭中的父子关系 | 第17-24页 |
第一节 家——子辈成长的淤潭 | 第17-20页 |
第二节 子辈在情感上逃离父亲 | 第20-24页 |
第三章 缺父语境中的父子关系 | 第24-38页 |
第一节 子辈在新旧文化语境中徘徊 | 第24-28页 |
第二节 子辈被放逐于文化真空之中 | 第28-32页 |
第三节 子辈在孤独中耗尽生命 | 第32-38页 |
第四章 鲁迅对父子之爱的秩序想象 | 第38-50页 |
第一节 在复仇中寻找父亲 | 第38-43页 |
第二节 “兼爱”——对父子等级秩序的一种调整 | 第43-46页 |
第三节 “导”和“利他”——新式父亲的要求 | 第46-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论文注释 | 第5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读研期间的发表论文 | 第64-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