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石墨烯/n-Si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太阳能电池概述第11-13页
        1.2.1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1页
        1.2.2 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第11-13页
    1.3 石墨烯简介第13-14页
    1.4 石墨烯/n-Si肖特基太阳能电池概述第14-19页
        1.4.1 石墨烯/n-Si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机理第14-15页
        1.4.2 限制电池性能因素第15页
        1.4.3 提升光电转换效率的方法第15-19页
    1.5 石墨烯量子点概述第19-21页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和实验方法第22-29页
    2.1 实验材料第22-23页
    2.2 实验设备第23页
    2.3 分析仪器第23-24页
    2.4 石墨烯的制备、转移和表征第24-29页
        2.4.1 石墨烯的制备第24-25页
        2.4.2 石墨烯的转移第25-27页
        2.4.3 石墨烯的表征第27-29页
第三章 Gr/SiNWs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制备其及性能研究第29-44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硅纳米线的制备和表征第29-32页
        3.2.1 硅纳米线的制备第29页
        3.2.2 硅纳米线的形貌表征第29-31页
        3.2.3 硅纳米线的光学性能表征第31页
        3.2.4 硅纳米线的少子寿命表征第31-32页
    3.3 Gr/SiNWs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制备及性能测试第32-36页
        3.3.1 Gr/SiNWs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制备过程第32-34页
        3.3.2 Gr/SiNWs肖特基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第34-36页
    3.4 硅纳米线的钝化及其电池性能测试第36-43页
        3.4.1 硅纳米线的钝化机理第36页
        3.4.2 硅纳米线的钝化步骤第36-37页
        3.4.3 硅纳米线的钝化表征第37-40页
        3.4.4 钝化硅纳米线肖特基电池性能测试第40-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Gr/SiIPa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制备其及性能研究第44-53页
    4.1 研究背景第44页
    4.2 实验部分第44-46页
        4.2.1 硅倒金字塔阵列的制备第44-45页
        4.2.2 Gr/SiIPa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的制备第45-4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6-51页
        4.3.1 倒金字塔阵列的形貌表征第46页
        4.3.2 倒金字塔阵列的光学性能和少子寿命表征第46-48页
        4.3.3 器件的SEM表征第48-49页
        4.3.4 器件性能测试第49-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Gr/GQDs/n-Si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53-67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GQDs的制备第53-54页
    5.3 GQDs的表征第54-59页
        5.3.1 表面形貌表征及其机理分析第54-55页
        5.3.2 XPS表征第55-56页
        5.3.3 GQDs紫外可见吸收表征第56-57页
        5.3.4 GQDs电化学测试第57-58页
        5.3.5 石墨烯量子点PL及PLE图第58-59页
    5.4 Gr/GQDs/n-Si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机理与制备第59-61页
        5.4.1 Gr/GQDs/n-Si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机理第59-60页
        5.4.2 Gr/GQDs/n-Si肖特基太阳能电池制备流程第60-61页
    5.5 Gr/GQDs/n-Si肖特基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第61-66页
        5.5.1 GQDs尺寸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第61-63页
        5.5.2 GQDs薄层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第63-65页
        5.5.3 Gr/GQDs/n-Si肖特基太阳能电池稳定性能探究第65-66页
    5.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第67-70页
    6.1 本文结论第67-68页
    6.2 本文创新点第68页
    6.3 挑战与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8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科研工作和获奖情况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锰化合物与石墨烯的复合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下一篇:小型感应电机电磁振动特性分析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