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引言 | 第11-15页 |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 一、企业破产重整融资理论概述 | 第15-21页 |
| (一)破产重整融资的概念 | 第15-16页 |
| (二)破产重整融资的特点 | 第16-18页 |
| 1.融资前提的特定性 | 第16-17页 |
| 2.融资行为的必要性 | 第17页 |
| 3.利益关系的复杂性 | 第17-18页 |
| (三)破产重整融资的模式 | 第18-21页 |
| 1.借款融资 | 第18-19页 |
| 2.资产出售融资 | 第19-20页 |
| 3.股权转让融资 | 第20页 |
| 4.非公开发行融资 | 第20-21页 |
| 二、企业破产重整融资中的借款融资 | 第21-32页 |
| (一)借款融资的现状考察 | 第21-22页 |
| (二)借款融资存在的问题:借款融资的法律安排不完善 | 第22-24页 |
| (三)博弈与平衡:对借款融资的博弈分析 | 第24-27页 |
| (四)解决对策 | 第27-32页 |
| 1.明确重整期间借款融资所生债务为共益债务 | 第27-29页 |
| 2.细化重整期间借款融资所生债务的担保方式 | 第29-32页 |
| 三、企业破产重整融资中的资产出售融资 | 第32-37页 |
| (一)资产出售融资的现状考察 | 第32-33页 |
| (二)资产出售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 1.资产出售融资缺乏程序约束 | 第33-34页 |
| 2.资产出售融资异化成“壳资源”炒作的手段 | 第34-35页 |
| (三)解决对策 | 第35-37页 |
| 1.明确资产出售是重整计划草案的内容 | 第35-36页 |
| 2.提高重整企业恢复上市的标准 | 第36-37页 |
| 四、企业破产重整融资中的股权转让融资 | 第37-41页 |
| (一)股权转让融资的现状考察 | 第37-38页 |
| (二)股权转让融资存在的问题:股权转让与股权负担之间存在冲突 | 第38-39页 |
| (三)解决对策:协调股权转让与股权负担之间的冲突 | 第39-41页 |
| 五、企业破产重整融资中的非公开发行融资 | 第41-50页 |
| (一)非公开发行融资的现状考察 | 第41-42页 |
| (二)非公开发行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5页 |
| 1.非公开发行融资脱离法院监督 | 第42-43页 |
| 2.非公开发行融资对象缺乏资质标准要求 | 第43-44页 |
| 3.非公开发行融资条件缺乏豁免适用规定 | 第44-45页 |
| (三)解决对策 | 第45-50页 |
| 1.明确重整计划执行完毕的标准 | 第45-46页 |
| 2.明确发行对象的资质标准 | 第46-48页 |
| 3.规定发行条件的豁免适用 | 第48-50页 |
| 结语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 一、中文类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二、外文类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