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碱(土)金属对Ce基催化剂SCR烟气脱硝性能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氮氧化物排放现状及控制第11-12页
    1.2 氮氧化物生成及控制第12-14页
    1.3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第14-15页
        1.3.1 SCR烟气脱硝原理第14-15页
        1.3.2 SCR催化剂脱硝机理第15页
    1.4 Ce基催化剂研究现状第15-17页
    1.5 碱(土)金属对SCR催化剂的影响第17-18页
    1.6 密度泛函理论在SC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1.7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实验系统、催化剂制备及分析测试方法第21-28页
    2.1 催化剂活性评价系统第21-23页
        2.1.1 配气部分第21-22页
        2.1.2 催化反应部分第22页
        2.1.3 分析测试部分第22-23页
    2.2 化学试剂及仪器设备第23-24页
    2.3 催化剂的制备第24-26页
        2.3.1 溶胶凝胶法制备催化剂第24-25页
        2.3.2 催化剂的中毒第25-26页
    2.4 催化材料测试方法第26-27页
        2.4.1 催化剂比表面积及孔分布测定第26页
        2.4.2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26页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26页
        2.4.4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分析第26页
        2.4.5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分析第26-27页
    2.5 计算方法第27-28页
        2.5.1 计算软件简介第27页
        2.5.2 计算模型和方法第27-28页
第三章 K对Ce基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研究第28-38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K对Ce基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第28-31页
        3.2.1 K_2O对Ce基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第28-29页
        3.2.2 KCl对Ce基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第29-30页
        3.2.3 K_2SO_4对Ce基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第30页
        3.2.4 三种形态K对Ce基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对比第30-31页
    3.3 催化剂的表征第31-37页
        3.3.1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特性分析第31-32页
        3.3.2 结晶形态分析第32-33页
        3.3.3 表面元素形态分析第33-35页
        3.3.4 氧化还原特性分析第35-36页
        3.3.5 表面酸性分析第36-37页
    3.4 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Na对Ce基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研究第38-48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Na对Ce基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第38-41页
        4.2.1 Na_2O对Ce基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第38-39页
        4.2.2 NaCl对Ce基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第39-40页
        4.2.3 Na_2SO_4对Ce基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第40页
        4.2.4 三种形态Na对Ce基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对比第40-41页
    4.3 催化剂的表征第41-47页
        4.3.1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特性分析第41-42页
        4.3.2 结晶形态分析第42-43页
        4.3.3 表面元素形态分析第43-45页
        4.3.4 氧化还原特性分析第45-46页
        4.3.5 表面酸性分析第46-47页
    4.4 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Ca对Ce基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研究第48-61页
    5.1 引言第48页
    5.2 Ca对Ce基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第48-49页
    5.3 催化剂的表征第49-60页
        5.3.1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特性分析第49-50页
        5.3.2 结晶形态分析第50-51页
        5.3.3 表面元素形态分析第51-57页
        5.3.4 氧化还原特性分析第57-59页
        5.3.5 表面酸性分析第59-60页
    5.4 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CeO_2/TiO_2催化剂碱(土)金属影响机理研究第61-78页
    6.1 引言第61页
    6.2 CeO_2/TiO_2催化剂脱硝反应机理第61-67页
        6.2.1 优化的CeO_2/TiO_2(001)表面第61页
        6.2.2 氧空位分析第61-63页
        6.2.3 氢化分析第63页
        6.2.4 NH_3吸附分析第63-66页
        6.2.5 NO吸附分析第66-67页
    6.3 K对CeO_2/TiO_2催化剂脱硝反应机理的影响第67-70页
        6.3.1 优化的K-CeO_2/TiO_2(001)表面第67-68页
        6.3.2 氧空位分析第68页
        6.3.3 氢化分析第68-69页
        6.3.4 NH_3吸附分析第69-70页
    6.4 Na对CeO_2/TiO_2催化剂脱硝反应机理的影响第70-73页
        6.4.1 优化的Na-CeO_2/TiO_2(001)表面第70页
        6.4.2 氧空位分析第70-72页
        6.4.3 氢化分析第72页
        6.4.4 NH_3吸附分析第72-73页
    6.5 Ca对CeO_2/TiO_2催化剂脱硝反应机理的影响第73-76页
        6.5.1 优化的Ca-CeO_2/TiO_2(001)表面第73页
        6.5.2 氧空位分析第73-75页
        6.5.3 氢化分析第75页
        6.5.4 NH_3吸附分析第75-76页
    6.6 小结第76-78页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定性监测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下一篇:废旧铝制金属材料处理水体中有机胂污染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