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降雨及地震条件下贵州龙洞坡古滑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与破坏机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19页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降雨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3 地震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4 降雨-地震耦合作用下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9-22页
第二章 自然条件下龙洞坡古滑坡稳定性分析第22-30页
    2.1 滑坡区自然地理与地质条件第22-25页
        2.1.1 气象水文特征第22-23页
        2.1.2 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性质第23-24页
        2.1.3 地质构造及地震第24-25页
    2.2 龙洞坡古滑坡基本特征第25-27页
        2.2.1 滑坡边界、规模、形态特征第25-26页
        2.2.2 滑坡岩土结构第26-27页
    2.3 自然条件下龙洞坡古滑坡稳定性分析第27-30页
        2.3.1 模型的建立第27-29页
        2.3.2 计算结果分析第29-30页
第三章 降雨作用下龙洞坡古滑坡稳定性分析第30-57页
    3.1 饱和-非饱和渗流基本理论第30-34页
        3.1.1 饱和-非饱和渗流达西定律第30-31页
        3.1.2 饱和-非饱和渗流基本微分方程第31-32页
        3.1.3 渗流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第32-34页
    3.2 数值模型计算方案第34-38页
        3.2.1 模型的建立及本构的选取第34-35页
        3.2.2 参数的选取第35页
        3.2.3 边界条件的设置第35-36页
        3.2.4 降雨工况的设计第36-37页
        3.2.5 计算分析流程第37-38页
    3.3 降雨特性对龙洞坡古滑坡稳定性影响分析第38-54页
        3.3.1 降雨类型的影响第38-39页
        3.3.2 降雨强度的影响第39-44页
        3.3.3 降雨持时的影响第44-54页
        3.3.4 小结第54页
    3.4 降雨条件下龙洞坡古滑坡破坏机理分析第54-57页
第四章 地震作用下龙洞坡古滑坡稳定性分析第57-77页
    4.1 边坡动力分析理论第57-58页
    4.2 数值模型计算方案第58-61页
        4.2.1 模型的建立第58-59页
        4.2.2 地震工况的设计第59-61页
    4.3 地震波特性对龙洞坡古滑坡稳定性影响分析第61-74页
        4.3.1 地震波类型的影响第61-68页
        4.3.2 峰值加速度的影响第68-73页
        4.3.3 小结第73-74页
    4.4 地震作用下龙洞坡古滑坡破坏机理分析第74-77页
第五章 降雨-地震耦合作用下的龙洞坡古滑坡稳定性分析第77-101页
    5.1 数值模型计算方案第77-79页
        5.1.1 模型的建立第77-78页
        5.1.2 降雨-地震耦合工况的设计第78-79页
    5.2 耦合作用下地震波特性对龙洞坡古滑坡的影响分析第79-86页
        5.2.1 耦合作用下地震波类型的影响第79-84页
        5.2.2 耦合作用下峰值加速度的影响第84-86页
    5.3 耦合作用下降雨特性对龙洞坡古滑坡的影响分析第86-95页
        5.3.1 耦合作用下降雨强度的影响第86-91页
        5.3.2 耦合作用下降雨持时的影响第91-95页
    5.4 降雨-地震耦合作用下的龙洞坡古滑坡破坏机理分析第95-99页
        5.4.1 耦合工况作用与单一工况作用的差异分析第95-97页
        5.4.2 耦合作用下的龙洞坡古滑坡破坏机理分析第97-99页
    5.5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1-105页
    6.1 结论第101-104页
    6.2 展望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0页
致谢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岩质边坡地基承载力及建筑物稳定性分析
下一篇:现金流视角下的政治关联与企业成长性--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