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符号说明 | 第12-14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4-44页 |
| 综述一 抑郁症现代研究进展 | 第14-26页 |
| 1 抑郁症的病因 | 第14-15页 |
| 2 抑郁症发病机制假说 | 第15-19页 |
| 3 抑郁症主要治疗手段 | 第19-20页 |
| 4 小结 | 第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26页 |
| 综述二 JNK信号通路与抑郁症的关联及研究进展 | 第26-36页 |
| 1 JNK信号通路概述 | 第26页 |
| 2 JNK信号通路参与抑郁症调控的作用机制 | 第26-28页 |
| 3 JNK信号通路与c-jun、c-fos、AP-1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 | 第28-29页 |
| 4 小结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6页 |
| 综述三 针刺治疗抑郁症研究进展 | 第36-44页 |
| 1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 第36页 |
| 2 针刺对主要相关神经递质的影响 | 第36-37页 |
| 3 针刺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 第37-38页 |
| 4 针刺对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 第38页 |
| 5 针刺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 第38-39页 |
| 6 针刺对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第39页 |
| 7 小结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 前言 | 第44-46页 |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46-65页 |
| 实验一 电针对CUMS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第46-54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46-49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49-54页 |
| 实验二 电针对CUMS模型大鼠JNK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54-65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54-56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56-65页 |
| 讨论 | 第65-74页 |
| 1 本团队前期相关工作与本研究的衔接 | 第65页 |
| 2 模型选择依据 | 第65-66页 |
| 3 脑区选择依据 | 第66-67页 |
| 4 穴位选择依据 | 第67页 |
| 5 阳性对照药选择依据 | 第67-68页 |
| 6 阻断剂选择依据 | 第68页 |
| 7 实验分组意义分析 | 第68页 |
| 8 各组大鼠行为学的变化及意义 | 第68-70页 |
| 9 各组大鼠JNK信号通路下游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 第70-74页 |
| 结语 | 第74-75页 |
| 1 结论 | 第74页 |
| 2 创新性 | 第74页 |
| 3 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