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绪论 | 第8-14页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三) 相关理论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二、“文化政治”与国家形象宣传片 | 第14-20页 |
(一) 何为“文化政治” | 第14-16页 |
(二) 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文化政治”属性 | 第16-20页 |
三、编码者角度的“人物篇/角度篇”与“复兴路上工作室作品”的“文化政治”解析 | 第20-34页 |
(一) “复兴路上工作室作品”的“文化政治”解析 | 第20-25页 |
(二) “人物篇/角度篇”的“文化政治”解析 | 第25-28页 |
(三) “人物篇/角度篇”到“复兴路上工作室作品”的“文化政治”建构演进 | 第28-34页 |
四、解码者角度的“人物篇/角度篇”与“复兴路上工作室作品”国家形象塑造效果比较 | 第34-42页 |
(一) “人物篇/角度篇”效果研究 | 第34-36页 |
(二) “复兴路上工作室作品”效果研究 | 第36-40页 |
(三) 解码者角度国家形象塑造效果讨论 | 第40-42页 |
五、国家形象宣传片中的“文化政治”传播优化 | 第42-47页 |
(一) 提升抓“眼球”能力 | 第42-43页 |
(二) 增进受众对编码者传达语义的理解 | 第43-45页 |
(三) 打破受众的刻板成见 | 第45页 |
(四) 实现分众宣传 | 第45-47页 |
六、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