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Ⅴ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钒副族(ⅤB族)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

锂离子电容器电极材料Nb2O5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5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混合型电容器的简介第10-13页
        1.2.1 混合型电容器的起源第10-11页
        1.2.2 混合型电容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第11页
        1.2.3 混合型电容器的分类及其各自特点第11-12页
        1.2.4 混合型电容器的应用和前景展望第12-13页
    1.3 锂离子电容器以及相关电极材料介绍第13-21页
        1.3.1 电容极材料第14页
        1.3.2 锂离子电池极材料第14-21页
    1.4 Nb_2O_5及其衍生物TiNb_2O_7材料介绍第21-23页
    1.5 本论文主要的目的、内容和创新点第23-25页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第23-24页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4页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24-25页
第二章 柔性纳米结构的Nb_2O_5电极材料的制备以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25-47页
    2.1 引言第25-27页
    2.2 实验部分第27-29页
        2.2.1 化学试剂第27页
        2.2.2 材料合成第27页
        2.2.3 材料表征第27-28页
        2.2.4 电化学测试第28-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45页
        2.3.1 晶型结构、微观形貌和表面XPS表征第29-34页
        2.3.2 初始两圈充放电曲线第34-35页
        2.3.3 倍率性能与循环性能第35-37页
        2.3.4 Nb_2O_5纳米棒薄膜锂离子嵌入机理分析第37-42页
        2.3.5 柔性锂离子电容器性能第42-45页
    2.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三章 柔性纳米结构的TiNb_2O_7电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7-65页
    3.1 引言第47-48页
    3.2 实验部分第48-50页
        3.2.1 化学试剂第48页
        3.2.2 材料合成第48-49页
        3.2.3 材料表征第49页
        3.2.4 电化学测试第49-5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0-63页
        3.3.1 晶型结构、微观形貌和表面XPS表征第50-56页
        3.3.2 退火温度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6-59页
        3.3.3 退火时间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9-61页
        3.3.4 TiNb_2O_7纳米棒团簇阵列充放电机理分析第61-63页
    3.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四章 总结第65-67页
    4.1 结论第65-66页
    4.2 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9页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源谐波滤波装置的自动调谐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接入弱交流电网的风机发电系统控制策略及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