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地被植物的特点 | 第10-11页 |
1.2 地被植物的应用 | 第11页 |
1.3 委陵菜属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煤矸石立地条件的现状 | 第12页 |
1.5 地被植物抗性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6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19页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14页 |
2.2 供试材料 | 第14页 |
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14-19页 |
2.3.1 干旱胁迫对绢毛匍匐委陵菜的影响试验 | 第14-15页 |
2.3.2 绢毛匍匐委陵菜耐践踏性试验 | 第15页 |
2.3.3 煤矸石覆土厚度栽培试验 | 第15页 |
2.3.4 正交试验(覆土厚度水分植株材料) | 第15-16页 |
2.3.5 绢毛匍匐委陵菜的应用评价 | 第16-19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1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49页 |
3.1 干旱胁迫对绢毛匍匐委陵菜的影响试验 | 第19-27页 |
3.1.1 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变化 | 第19页 |
3.1.2 干旱胁迫对绢毛匍匐委陵菜植株枯叶数与株高的影响 | 第19-20页 |
3.1.3 干旱胁迫对绢毛匍匐委陵菜叶绿素的影响 | 第20-21页 |
3.1.4 干旱胁迫下对委陵菜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1-22页 |
3.1.5 干旱胁迫下对绢毛匍匐委陵菜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第22-23页 |
3.1.6 干旱胁迫下对绢毛匍匐委陵菜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3.1.7 干旱胁迫下对绢毛匍匐委陵菜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第24-25页 |
3.1.8 干旱胁迫下对绢毛匍匐委陵菜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3.1.9 不同干旱胁迫下委陵菜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26-27页 |
3.2 绢毛匍匐委陵菜耐践踏性试验 | 第27-30页 |
3.2.1 践踏胁迫对绢毛匍匐委陵菜的根与叶片数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2 践踏胁迫对绢毛匍匐委陵菜的盖度与生物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3 践踏胁迫对绢毛匍匐委陵菜MDA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4 不同践踏胁迫下委陵菜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0页 |
3.3 煤矸石覆土厚度对绢毛匍匐委陵菜生长的影响 | 第30-38页 |
3.3.1 煤矸石基质不同覆土厚度对绢毛匍匐委陵菜根部的影响 | 第30-32页 |
3.3.2 煤矸石基质不同覆土厚度对绢毛匍匐委陵菜覆盖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3 煤矸石基质不同覆土厚度对绢毛匍匐委陵菜株高的影响 | 第33页 |
3.3.4 煤矸石基质不同覆土厚度对绢毛匍匐委陵菜开花数的影响分株数和匍匐茎条数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5 煤矸石基质不同覆土厚度对绢毛匍匐委陵菜开花数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6 煤矸石基质不同覆土厚度对绢毛匍匐委陵菜生物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7 煤矸石基质不同覆土厚度对绢毛匍匐委陵菜叶绿素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8 煤矸石基质不同覆土厚度对绢毛匍匐委陵菜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7页 |
3.3.9 煤矸石基质不同覆土厚度委陵菜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7-38页 |
3.4 正交试验(覆土厚度水分植株材料) | 第38-47页 |
3.4.1 不同处理条件对绢毛匍匐委陵菜盖度的影响 | 第39-41页 |
3.4.2 不同处理条件对绢毛匍匐委陵菜匍匐茎条数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3 不同处理条件对绢毛匍匐委陵菜开花数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4 不同处理条件对绢毛匍匐委陵菜生物量的影响 | 第43-45页 |
3.4.5 不同处理条件对绢毛匍匐委陵菜叶绿素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6 不同处理条件对绢毛匍匐委陵菜MDA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3.5 绢毛匍匐委陵菜的适应性应用评价 | 第47-49页 |
3.5.1 绢毛匍匐委陵菜的综合指标 | 第47-48页 |
3.5.2 煤矸石基质上常用地被植物的评价比较 | 第48-49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49-53页 |
4.1 讨论 | 第49-51页 |
4.1.1 干旱胁迫对绢毛匍匐委陵菜的影响试验 | 第49-50页 |
4.1.2 绢毛匍匐委陵菜耐践踏性试验 | 第50页 |
4.1.3 煤矸石覆土厚度对绢毛匍匐委陵菜生长的影响 | 第50页 |
4.1.4 正交试验(覆土厚度水分植株材料) | 第50-51页 |
4.1.5 绢毛匍匐委陵菜的适应性应用评价 | 第51页 |
4.2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Abstract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