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1 绪论 | 第14-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1 透明价值与透明趋势 | 第14页 |
1.1.2 药品监管公开透明重要性 | 第14-15页 |
1.2 基本概念 | 第15-17页 |
1.2.1 监管 | 第15-16页 |
1.2.2 药品监督管理 | 第16页 |
1.2.3 药品监管透明 | 第16-17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1.3.1 国外药品监管的公开透明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3.2 国内药品监管的公开透明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3.3 小结 | 第22-23页 |
1.4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4.4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2 我国药品监管的公开透明现状 | 第25-32页 |
2.1 公开透明依据 | 第25页 |
2.2 公开透明主体 | 第25-26页 |
2.3 公开透明范围 | 第26-29页 |
2.3.1 主动公开内容 | 第26-29页 |
2.3.2 依申请公开内容 | 第29页 |
2.4 公开透明途径 | 第29-30页 |
2.5 监督救济 | 第30-31页 |
2.6 小结 | 第31-32页 |
3 基于META工具评估药品监管的公开透明 | 第32-44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32-34页 |
3.1.1 文献研究法 | 第32页 |
3.1.2 专题小组讨论法 | 第32页 |
3.1.3 MeTA工具框架、维度和关键问题 | 第32-34页 |
3.1.4 数据来源 | 第34页 |
3.2 研究结果 | 第34-43页 |
3.2.1 药品监管公开透明的“政策”分析 | 第34-38页 |
3.2.2 药品监管公开透明“实践”分析 | 第38-43页 |
3.2.3 药品监管公开透明的“结果”分析 | 第43页 |
3.3 小结 | 第43-44页 |
4 基于GGM评估工具评估药品监管的公开透明 | 第44-51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44-47页 |
4.1.1 文献研究法 | 第44页 |
4.1.2 专题小组讨论法 | 第44页 |
4.1.3 数据来源 | 第44-45页 |
4.1.4 资料分析 | 第45-47页 |
4.2 研究结果 | 第47-50页 |
4.2.1 GGM评估工具框架、维度和条目确定 | 第47-48页 |
4.2.2 药品监管各环节以及国家GGM评估工具结果 | 第48-50页 |
4.3 小结 | 第50-51页 |
5 药品GMP飞行检查结果的公开透明分析 | 第51-57页 |
5.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51-52页 |
5.1.1 字段提取 | 第51-52页 |
5.1.2 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页 |
5.2 研究结果 | 第52-56页 |
5.2.1 公开主体及路径 | 第52页 |
5.2.2 公开形式 | 第52-54页 |
5.2.3 公开内容 | 第54-55页 |
5.2.4 检查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 第55-56页 |
5.3 小结 | 第56-57页 |
6 讨论 | 第57-67页 |
6.1 META工具评估药品监管的公开透明讨论 | 第57-58页 |
6.1.1 药品监管公开透明的“政策”分析 | 第57-58页 |
6.1.2 药品监管公开透明的“实践”分析 | 第58页 |
6.1.3 药品监管公开的透明“结果”分析 | 第58页 |
6.2 GGM评估工具结果讨论 | 第58-65页 |
6.2.1 公开透明的利与弊 | 第60-65页 |
6.3 药品GMP飞行检查公开透明讨论 | 第65-67页 |
6.3.1 公开透明形式、途径、内容等方面讨论 | 第65页 |
6.3.2 检查问题影响因素讨论 | 第65-67页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67-70页 |
7.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67-68页 |
7.2 研究创新性与价值 | 第68页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药品监管公开透明的评价研究综述 | 第76-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4-85页 |
附件2 GGM评估工具 | 第85-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