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典、药方集(处方集)、药物鉴定论文--药物鉴定论文

核酸适体分离细菌内毒素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论文中术语、缩略语一览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核酸适体概述第10-12页
        1.1.1 核酸适体与靶标分子结合原理第10-11页
        1.1.2 核酸适体所具有的优势与不足第11-12页
    1.2 核酸适体的制备第12-13页
    1.3 核酸适体的应用第13-18页
        1.3.1 核酸适体在靶向医药方面的应用第13-15页
            1.3.1.1 靶向药物第13-14页
            1.3.1.2 药物的靶向载体第14-15页
        1.3.2 核酸适体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第15-17页
            1.3.2.1 光学核酸适体生物传感器第16页
            1.3.2.2 电化学信号核酸适体传感器第16-17页
        1.3.3 核酸适体在药物分离方面的应用第17页
        1.3.4 核酸适体在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第17-18页
    1.4 细菌内毒素的结构和组成第18页
    1.5 细菌内毒素的去除方法第18-21页
        1.5.1 超滤法去除细菌内毒素第19页
        1.5.2 吸附技术去除细菌内毒素第19-20页
        1.5.3 萃取法去除细菌内毒素第20页
        1.5.4 层析法去除细菌内毒素第20页
        1.5.5 核酸适体应用于去除细菌内毒素第20-21页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核酸序列的PCR扩增第22-33页
    2.1 引言第22-23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3-29页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3-24页
        2.2.2 试剂配制第24页
        2.2.3 合成核酸序列第24-25页
        2.2.4 PCR扩增第25-28页
            2.2.4.1 对称PCR第25-26页
            2.2.4.2 不对称PCR第26-27页
            2.2.4.3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27-28页
        2.2.5 PCR扩增序列纯化回收第28-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32页
        2.3.1 核酸适体序列二级结构预测第29-30页
        2.3.2 对称PCR结果第30页
        2.3.3 不对称PCR结果第30-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核酸适体-磁珠体系分离内毒素第33-45页
    3.1 引言第33-34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4-39页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4页
        3.2.2 试剂配制第34-35页
        3.2.3 核酸适体-磁珠的制备第35-36页
        3.2.4 内毒素检测第36-38页
            3.2.4.1 检测前器材处理第36页
            3.2.4.2 内毒素检测方法第36页
            3.2.4.3 检测步骤第36-38页
            3.2.4.4 内毒素标准曲线第38页
        3.2.5 吸附等温曲线第38页
        3.2.6 吸附动力学曲线第38-39页
        3.2.7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第39页
        3.2.8 缓冲液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第39页
    3.3 结论与讨论第39-44页
        3.3.1 内毒素标准曲线第39-40页
        3.3.2 吸附等温曲线第40-42页
        3.3.3 吸附动力学曲线第42页
        3.3.4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第42-43页
        3.3.5 缓冲液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第43-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核酸适体-膜体系分离内毒素第45-53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5-48页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5-46页
        4.2.2 试剂配制第46页
        4.2.3 醋酸纤维膜的氧化第46-47页
        4.2.4 醛基含量测定第47页
        4.2.5 核酸适体-膜体系的制备第47-48页
    4.3 结论与讨论第48-52页
        4.3.1 醛基含量测定第48-50页
        4.3.2 核酸适体-膜体系分离细菌内毒素第50-52页
            4.3.2.1 EAQ3序列-膜体系吸附等温曲线第50-51页
            4.3.2.2 B2序列-膜体系吸附等温曲线第51-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5.1 创新点第53页
    5.2 结论第53-54页
    5.3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环醇质量控制及有关物质研究
下一篇:冰片与抑菌剂合用在眼用制剂中的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