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12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一、刑满释放人员 | 第12页 |
二、社会融入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农村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一、优势视角理论 | 第13页 |
二、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 第13-14页 |
三、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个案研究的确立及研究对象的选取标准 | 第16-20页 |
第一节 个案研究确立的依据——本研究研究目的的指引 | 第16-17页 |
一、基于研究主题的特殊性:“农村”和“刑满释放人员” | 第16-17页 |
二、个案研究的可运用空间 | 第17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选取标准 | 第17-20页 |
一、代表性 | 第17-18页 |
二、可操作性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农村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的介入过程 | 第20-38页 |
第一节 初期接触及专业关系的建立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农村刑满释放人员基本需求评估 | 第21-24页 |
一、基本资料 | 第21页 |
二、需求评估 | 第21-24页 |
第三节 服务目标及计划的确定 | 第24-26页 |
一、服务目标 | 第24-25页 |
二、服务计划 | 第25-26页 |
第四节 农村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困境改善的具体介入 | 第26-33页 |
一、家庭氛围的改变 | 第26-28页 |
二、就业困境的改善 | 第28-30页 |
三、融入大集体及回忆过往 | 第30-33页 |
第五节 介入服务的评估 | 第33-36页 |
一、过程评估 | 第33-34页 |
二、结果评估 | 第34-36页 |
第六节 回访跟进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 | 第38-42页 |
第一节 对农村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个案研究的总结 | 第38-39页 |
一、不良的认知阻碍了农村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融入 | 第38页 |
二、家庭与社会的支持对农村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融入至关重要 | 第38-39页 |
三、社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影响农村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的服务成效 | 第39页 |
第二节 对农村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的个案研究的反思 | 第39-42页 |
第五章 建议 | 第42-44页 |
第一节 农村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融入过程需要健全的心理干预机制 | 第42页 |
第二节 加强西北刑满释放人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完善有关农村刑满释放人员的政策及制度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