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义齿缓冲单元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牙种植概述 | 第10-12页 |
1.1.1 牙种植概述 | 第10页 |
1.1.2 种植体系统介绍 | 第10-12页 |
1.2 牙种植修复及失效 | 第12-13页 |
1.2.1 口腔种植修复应用 | 第12-13页 |
1.2.2 牙种植体失效及原因 | 第13页 |
1.3 种植义齿缓冲机制的提出 | 第13-16页 |
1.3.1 种植体生物力学特征 | 第13-15页 |
1.3.2 种植义齿缓冲机制的提出 | 第15-16页 |
1.4 种植义齿缓冲机制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1 种植体牙周膜愈合假说 | 第16页 |
1.4.2 种植义齿颌面缓冲 | 第16页 |
1.4.3 种植体系统内设置缓冲单元 | 第16-18页 |
1.4.4 设置缓冲间隙 | 第18页 |
1.5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 | 第18-19页 |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页 |
1.7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种植义齿缓冲单元实现方法及评价 | 第20-32页 |
2.1 种植体系统的构成 | 第20-23页 |
2.1.1 种植体系统组成结构 | 第20-22页 |
2.1.2 种植体系统载荷传递方式 | 第22-23页 |
2.2 种植体系统缓冲单元引入 | 第23-26页 |
2.2.1 冠内膜与种植体内缓冲单元介绍 | 第23页 |
2.2.2 两种形式缓冲单元作用效果比较 | 第23-26页 |
2.3 种植义齿缓冲单元设计构想 | 第26-28页 |
2.3.1 缓冲单元实现方法 | 第26-27页 |
2.3.2 缓冲单元结构设计 | 第27-28页 |
2.4 缓冲单元研究方法及评价 | 第28-30页 |
2.4.1 缓冲单元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2.4.2 骨重建理论介绍 | 第29-30页 |
2.4.3 种植体生物力学评价准则的提出 | 第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缓冲单元材料选择及定义 | 第32-40页 |
3.1 缓冲单元材料选择 | 第32-33页 |
3.2 硅橡胶材料性能实验 | 第33-35页 |
3.2.1 试样及设备 | 第33页 |
3.2.2 实验步骤 | 第33-34页 |
3.2.3 实验结果 | 第34-35页 |
3.3 硅橡胶材料参数拟合 | 第35-39页 |
3.3.1 硅橡胶粘弹性本构理论 | 第35-36页 |
3.3.2 松弛时间谱 | 第36-37页 |
3.3.3 硅橡胶材料拟合结果 | 第37-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缓冲单元缓冲效果的实验研究 | 第40-52页 |
4.1 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实验力学研究方法介绍 | 第40-42页 |
4.1.1 光弹法 | 第40-41页 |
4.1.2 电测方法 | 第41-42页 |
4.2 实验方案的提出 | 第42页 |
4.3 实验平台搭建及实验步骤 | 第42-47页 |
4.3.1 实验模型选择与制备 | 第42-44页 |
4.3.2 实验平台搭建 | 第44-47页 |
4.3.3 试验步骤 | 第47页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4.4.1 应变峰值分析 | 第47-49页 |
4.4.2 动态响应分析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缓冲单元缓冲效果的数值仿真研究 | 第52-62页 |
5.1 有限元法及其在种植体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52-53页 |
5.1.1 有限单元法 | 第52-53页 |
5.1.2 有限元法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 第53页 |
5.2 有限元模型构建 | 第53-57页 |
5.2.1 几何模型建立 | 第53-54页 |
5.2.2 划分网格 | 第54-55页 |
5.2.3 材料模型选取 | 第55-56页 |
5.2.4 边界条件确定 | 第56-57页 |
5.3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分析比较 | 第57-61页 |
5.3.1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5.3.2 与实验结果比较 | 第59-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缓冲单元功效的综合讨论 | 第62-73页 |
6.1 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 | 第62-66页 |
6.1.1 实际口腔工况 | 第62-63页 |
6.1.2 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 | 第63-66页 |
6.2 缓冲单元类型选择 | 第66-67页 |
6.3 缓冲单元作用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第67-71页 |
6.3.1 不同口腔工况影响 | 第67-68页 |
6.3.2 弹性模量影响 | 第68-71页 |
6.4 影响因素综合评价 | 第71-7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7.1 总结 | 第73-74页 |
7.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