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第2章 案情简介 | 第13-18页 |
2.1 案件基本情况 | 第13-15页 |
2.2 案件判决结果 | 第15-16页 |
2.3 案件争议焦点 | 第16-18页 |
2.3.1 间接收购模式是否侵犯公司原股东的合法利益 | 第16-17页 |
2.3.2 间接收购是否属于以合法手段掩盖非法目的 | 第17-18页 |
第3章 本案疑难问题分析 | 第18-22页 |
3.1 间接收购方式不侵害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 | 第18-19页 |
3.2 间接收购方式不构成以“合法手段掩盖非法目的” | 第19-20页 |
3.3 公司章程可以约束间接收购行为行使 | 第20-22页 |
第4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概述 | 第22-29页 |
4.1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概念 | 第22-23页 |
4.2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性质 | 第23-25页 |
4.2.1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是一种法定权利 | 第23-24页 |
4.2.2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是一种形成权 | 第24页 |
4.2.3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兼具财产权与身份权双重性质 | 第24-25页 |
4.3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设立的法理基础 | 第25-27页 |
4.3.1 维护公司稳定 | 第25-26页 |
4.3.2 平衡各方主体利益 | 第26-27页 |
4.4 域外立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规定 | 第27-29页 |
第5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与救济 | 第29-37页 |
5.1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 | 第29-33页 |
5.1.1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主体 | 第29-30页 |
5.1.2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 | 第30-33页 |
5.2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救济 | 第33-37页 |
5.2.1 侵害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认定 | 第33-34页 |
5.2.2 侵害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两种主要方式 | 第34-35页 |
5.2.3 侵害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法律救济 | 第35-37页 |
第6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完善 | 第37-42页 |
6.1 以公司章程保障有限责任公司自治权 | 第37-38页 |
6.2 对同等条件的相关规定具体化 | 第38-39页 |
6.3 明确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是否可以部分行使 | 第39-40页 |
6.4 确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之行使期限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