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网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集中模式下的网络资源分配机制与算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词表第16-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40页
    1.1 本论文选题意义第20-22页
    1.2 集中模式的意义第22-27页
        1.2.1 采用集中模式进行IPoverWDM节能虚拓扑设计的意义第23-25页
        1.2.2 集中模式对于HSDN的意义第25-26页
        1.2.3 采用集中模式进行数据中心流调度的意义第26-27页
    1.3 本文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第27-36页
        1.3.1 IPoverWDM网络节能方法第28-30页
        1.3.2 HSDN中的流量工程和流管理第30-33页
        1.3.3 数据中心中流的优化调度第33-36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与结构安排第36-40页
第二章 集中模式下IPoverWDM网状网的节能虚拓扑设计第40-68页
    2.1 集中模式对于IPoverWDM节能虚拓扑设计的重要性第40-41页
    2.2 研究背景、动机及本章贡献概述第41-44页
        2.2.1 研究背景第41-42页
        2.2.2 设计启示第42-43页
        2.2.3 本章贡献概述第43-44页
    2.3 网络模型与问题描述第44-45页
        2.3.1 网络模型第44页
        2.3.2 问题描述第44-45页
    2.4 虚拟链路能量模型第45-49页
        2.4.1 IPoverWDM网状网结构第45页
        2.4.2 虚拟链路能量模型设计第45-48页
            2.4.2.1 光路的建立过程第46-47页
            2.4.2.2 基于设备端口的虚拟链路能量模型第47-48页
        2.4.3 IPoverWDM网络能耗分析第48-49页
    2.5 虚拟拓扑设计策略E~2VTD第49-58页
        2.5.1 两层网络的能量感知辅助图模型第49-50页
        2.5.2 VLDMR算法第50-56页
        2.5.3 ECSI算法第56-58页
    2.6 算法仿真与分析第58-67页
        2.6.1 网络和需求设置第59页
        2.6.2 仿真设置第59-60页
        2.6.3 网络能耗效率第60-62页
        2.6.4 网络跨层生存性第62-63页
        2.6.5 网络资源效率第63-67页
        2.6.6 仿真结果总结第67页
    2.7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三章 集中模式下HSDN单播通信的流量工程与流管理第68-85页
    3.1 实现集中模式对于HSDN单播通信的重要性第68-70页
    3.2 研究背景与动机第70-74页
        3.2.1 问题描述第70-71页
        3.2.2 设计启示第71-74页
    3.3 问题建模第74-76页
        3.3.1 链路约束第74-75页
        3.3.2 流会话约束第75-76页
        3.3.3 MIP模型第76页
    3.4 算法设计第76-78页
        3.4.1 多路径计算算法第77-78页
        3.4.2 流路由分离算法第78页
        3.4.3 时间复杂度分析第78页
    3.5 算法仿真与分析第78-84页
        3.5.1 仿真设置第79-81页
        3.5.2 SDN节点部署比例第81页
        3.5.3 链路利用率第81-82页
        3.5.4 路由效率第82-83页
        3.5.5 仿真结果总结第83-84页
    3.6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四章 集中模式下HSDN多播通信的流量工程和流管理第85-110页
    4.1 实现集中模式对于HSDN多播通信的重要性第86-88页
    4.2 研究背景与动机第88-93页
        4.2.1 相关工作第89页
        4.2.2 问题描述第89-91页
        4.2.3 设计启示第91-93页
    4.3 问题建模第93-97页
        4.3.1 MIP建模分析第93-95页
        4.3.2 Node-link模型1第95-97页
    4.4 算法设计第97-103页
        4.4.1 Link-path模型2第97-99页
        4.4.2 生成树规划算法第99-102页
        4.4.3 多播路由及分离算法第102页
        4.4.4 时间复杂度分析第102-103页
    4.5 算法仿真与分析第103-108页
        4.5.1 仿真设置第103-104页
        4.5.2 SDN节点部署比例第104-105页
        4.5.3 单个多播组多播树计算数量第105-107页
        4.5.4 路由效率第107-108页
    4.6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第五章 集中模式下数据中心平均传输完成时间优化调度第110-132页
    5.1 集中模式对于数据中心流调度的重要性第111-114页
    5.2 研究背景第114-115页
        5.2.1 背景介绍第114页
        5.2.2 问题概述第114-115页
    5.3 问题分析第115-120页
        5.3.1 通用集群计算框架第115-116页
        5.3.2 问题建模和讨论第116-117页
        5.3.3 统计结果分析第117-119页
            5.3.3.1 流到达间隔第118页
            5.3.3.2 流完成时间第118-119页
            5.3.3.3 单个Transfer流量大小第119页
        5.3.4 最优化分析第119-120页
    5.4 算法设计第120-127页
        5.4.1 流追赶算法框架第120-123页
        5.4.2 Transfer内部流速控制算法第123-125页
        5.4.3 Transfer之间流速控制算法第125-126页
        5.4.4 讨论与思考第126-127页
    5.5 算法仿真与分析第127-131页
        5.5.1 实验环境第127-128页
        5.5.2 算法实现第128-129页
        5.5.3 性能评估第129-131页
            5.5.3.1 Reducer完成时间第129-130页
            5.5.3.2 Shuffle完成时间第130页
            5.5.3.3 任务完成时间第130-131页
    5.6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32-135页
    6.1 全文总结第132-134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134-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双工无线网络的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第5代移动通信超密集网络(UDN)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