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浙北地区农村居住空间形态的演变及创新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1 对农村居住空间组合方式发展的研究意义第8-9页
        1.2.2 对农村村民居住行为方式演变的研究意义第9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探索第9-12页
        1.3.1 国外农村发展经验第9-11页
        1.3.2 国外农村发展经验对中国农村建设启示第11-12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3页
        1.4.1 研究内容第12页
        1.4.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5 本文结构框架第13-14页
第2章 浙北地区农村居住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第14-19页
    2.1 自然环境因素第14-15页
        2.1.1 地理环境第14-15页
        2.1.2 气候条件第15页
        2.1.3 自然生态环境第15页
    2.2 历史人文因素第15-17页
        2.2.1 历史沿革第15-16页
        2.2.2 人文习俗第16页
        2.2.3 家庭结构第16页
        2.2.4 居住需求第16-17页
    2.3 技术因素第17-18页
        2.3.1 建筑造型第17页
        2.3.2 建筑材料第17-18页
        2.3.3 施工技术第18页
    2.4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3章 浙北地区农村传统民居空间形态及特点第19-29页
    3.1 聚落空间组合方式第19-21页
    3.2 院落空间组合方式第21-23页
        3.2.1 条形院落第21-22页
        3.2.2 合院式院落第22页
        3.2.3 复合型院落第22-23页
    3.3 户型空间组合方式第23-25页
        3.3.1 “一”字形第23页
        3.3.2 “L”形第23-24页
        3.3.3 “凹”字形第24-25页
        3.3.4 复合型第25页
    3.4 公共空间组合方式第25-27页
        3.4.1 村口空间第25-26页
        3.4.2 宅边空间第26-27页
        3.4.3 宗祠第27页
    3.5 立面形态表现形式第27-28页
    3.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浙北地区农村传统民居的演变第29-55页
    4.1 居住空间的演变第29-44页
        4.1.1 院落第29-31页
        4.1.2 厅堂第31-34页
        4.1.3 卧室第34-37页
        4.1.4 厨房第37-41页
        4.1.5 厕所第41-43页
        4.1.6 储藏区第43-44页
    4.2 公共空间的演变第44-47页
        4.2.1 村口空间第44-45页
        4.2.2 宅边空间第45-46页
        4.2.3 巷道第46页
        4.2.4 景观第46-47页
    4.3 建筑立面的演变第47-49页
        4.3.1 立面形态第47-48页
        4.3.2 建筑材料第48页
        4.3.3 门窗样式第48-49页
    4.4 居住行为的演变第49-51页
        4.4.1 出入方式第49页
        4.4.2 起居第49-50页
        4.4.3 就寝第50页
        4.4.4 炊事第50页
        4.4.5 就餐第50-51页
    4.5 演变的基本因素第51-54页
        4.5.1 地方土地制度与政策第51页
        4.5.2 收入来源与家庭结构第51-53页
        4.5.3 生活水平与个人需求第53-54页
    4.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浙北地区农村现代民居的当代创新第55-72页
    5.1 浙北地区农村现代民居创新影响因素第55-58页
        5.1.1 新农村政策的颁发对浙北地区乡建的影响第55页
        5.1.2 地域性文化要素的影响第55-56页
        5.1.3 当代居住文化要素的影响第56-58页
    5.2 农村居住空间创新的设计研究——临安指南村乡村再生设计第58-70页
        5.2.1 现状研究第58-60页
        5.2.2 总体规划第60页
        5.2.3 既有建筑改造第60-64页
        5.2.4 户型设计第64-67页
        5.2.5 公共空间设计第67-68页
        5.2.6 景观改造第68-70页
    5.3 对浙北地区农村居住空间发展创新的思考与展望第70-71页
        5.3.1 思考第70-71页
        5.3.2 展望第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结论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附录:住宅调研平面图第76-80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80-81页
在学期间参加的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溴代吡啶多齿配体的Fe(Ⅱ)自旋交叉配合物的构筑与表征
下一篇:基于喹喔啉的D-A-π-A型染料的合成与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