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论文--地下水资源管理论文

北方亚干旱地区地下截潜工程优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9页
    1.1 工程背景及研究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3 截潜流工程概述第9-17页
        1.3.1 潜流的定义第9-11页
        1.3.2 潜流的来源及分类第11-12页
        1.3.3 截潜流的工程类型第12-16页
        1.3.4 引潜工程形式第16-17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7页
    1.5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2章 工程区域概况第19-27页
    2.1 工程概况第19页
    2.2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第19-20页
    2.3 水文气象第20页
    2.4 截潜流工程地质条件第20-22页
        2.4.1 地形地貌第20-21页
        2.4.2 地层岩貌第21-22页
    2.5 截潜流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第22-27页
        2.5.1 地下水分布特征第22-23页
        2.5.2 岩体的渗透性第23-24页
        2.5.3 第四系松散层渗透性第24-25页
        2.5.4 水质分析第25-27页
第3章 截潜流工程介绍及研究区域地下水均衡分析第27-36页
    3.1 截潜流工程方案布置介绍第27-28页
    3.2 截潜流工程方案平面布置图及典型剖面图第28-32页
    3.3 集水廊道可出水量计算第32-34页
        3.3.1 基本假设第32-33页
        3.3.2 计算截潜流工程的出水量第33-34页
    3.4 水量分析第34-36页
        3.4.1 地下水补给资源量第34页
        3.4.2 地下水可开采量第34页
        3.4.3 侧向径流分析第34-36页
第4章 工程区潜水数值模拟第36-68页
    4.1 VisualMODFLOW软件介绍第36-38页
    4.2 三维含水介质系统的离散第38-39页
    4.3 参数优化第39页
    4.4 地下潜流运动概念模型第39-47页
        4.4.1 模拟区边界范围第39-40页
        4.4.2 空间离散及边界条件概化第40-43页
        4.4.3 含水层参数选取第43-45页
        4.4.4 水力特征概化第45页
        4.4.5 观测孔水位动态第45-47页
        4.4.6 模拟阶段划分及源汇项处理第47页
    4.5 地下潜流运动数值模型第47-52页
        4.5.1 数学模型第47-48页
        4.5.2 模型识别及验证第48-52页
    4.6 模拟结果分析第52-67页
        4.6.1 天然状态下模拟成果展示分析第53-58页
        4.6.2 下游截渗工况下模拟成果展示分析第58-67页
    4.7 小结第67-68页
第5章 结论及建议第68-70页
    5.1 结论第68页
    5.2 建议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致谢第72-7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振荡浮子式波浪发电装置的运动与动态仿真分析
下一篇:气候变化下我国径流的时空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