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城市集中供热论文

热力入口热能调节装置开发及工程应用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8-23页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第10-22页
        1.2.1 热力入口的系统形式第10-14页
        1.2.2 热力入口的调节设备及调节方法第14-20页
        1.2.3 热力入口的控制方法第20-21页
        1.2.4 热力入口的发展动态分析第21-22页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2-23页
2 热能调节装置的总体设计第23-29页
    2.1 热能调节装置的需求分析第23页
    2.2 热能调节装置的功能第23-24页
    2.3 热能调节装置的设计流程第24页
    2.4 热能调节装置的原理分析第24-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9页
3 热能调节装置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第29-48页
    3.1 热能调节装置的工艺系统设计与实现第29-33页
        3.1.1 工艺系统的原理分析第29-30页
        3.1.2 工艺系统的实验误差分析第30-31页
        3.1.3 工艺系统的设备选择第31-33页
    3.2 热能调节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第33-38页
        3.2.1 控制系统的原理分析第33-34页
        3.2.2 控制系统的设备选型第34-37页
        3.2.3 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程序第37-38页
    3.3 热能调节装置循环流量的测定第38-44页
        3.3.1 热能调节装置试验系统的搭建第38-41页
        3.3.2 热能调节装置闸阀的水力特性状态方程第41-44页
    3.4 采暖系数常数的确定方法第44页
    3.5 热能调节装置的参数要求第44-46页
    3.6 热能调节装置的实验测试第46页
    3.7 本章小结第46-48页
4 热能调节装置的工程应用第48-55页
    4.1 实验条件第48-50页
    4.2 热能调节装置的安装第50页
    4.3 采暖系数常数的确定结果第50-52页
    4.4 建筑室内平均温度的确定第52-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5 连续供暖工况的工程应用效果分析第55-70页
    5.1 热能调节装置启动过程控制分析第55-56页
    5.2 热能调节装置运行过程控制分析第56-64页
        5.2.1 室内平均温度控制效果第58-60页
        5.2.2 基于能量平衡法的热能调节装置调节与质调节之间的比较第60-62页
        5.2.3 建筑典型房间温度对比分析第62-64页
    5.3 不同控制周期对于热能调节装置运行的影响第64-66页
    5.4 设定室内平均温度变化对于热能调节装置运行的影响第66-67页
    5.5 系统节能效果分析第67-68页
    5.6 本章小结第68-70页
6 分时分户供暖工况的工程应用效果分析第70-90页
    6.1 晚上不供暖的间歇供暖工况第70-74页
        6.1.1 建筑室内平均温度对比分析第72-73页
        6.1.2 系统节能效果分析第73-74页
    6.2 双休日不供暖的间歇供暖工况第74-77页
        6.2.1 建筑室内平均温度对比分析第75-76页
        6.2.2 系统节能效果分析第76-77页
    6.3 首层不供暖的供暖工况第77-83页
        6.3.1 典型房间的室内温度对比分析第78-81页
        6.3.2 楼层热损失分析第81-83页
    6.4 某一标准层不供暖的供暖工况第83-89页
        6.4.1 典型房间的室内温度对比分析第83-87页
        6.4.2 楼层热损失分析第87-89页
    6.5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结论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5页
附录A 闸阀水力特性状态方程的试验数据第95-100页
附录B 主要符号的意义和单位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纤光栅静力水准仪在管廊结构监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新余市古代园林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