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 前言 | 第12-13页 |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3-24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 2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 3 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 4 纳入标准 | 第14页 |
| 5 排除标准 | 第14-15页 |
| 6 剔除标准 | 第15页 |
| 7 脱落标准 | 第15页 |
| 8 临床研究设计 | 第15-17页 |
| 9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 第17-18页 |
| 10 结果 | 第18-24页 |
|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 | 第24-33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 3 观察指标 | 第27页 |
| 4 取材 | 第27页 |
| 5 指标测定方法 | 第27-28页 |
| 6 统计学方法 | 第28-29页 |
| 7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 讨论 | 第33-50页 |
| 1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第33-41页 |
| 2 西医对LDH的认识 | 第41-43页 |
| 3 环跳、委中治疗LDH的选穴依据 | 第43-45页 |
| 4 手指点穴机理 | 第45-46页 |
| 5 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 6 髓核组织PLA2、PGE2及SP含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 | 第47-49页 |
| 7 结果讨论 | 第49-50页 |
| 结语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 综述 | 第57-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附录 | 第64-67页 |
| 个人简介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