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6-17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8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2 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1.6 论文整体结构及思维创新 | 第22-24页 |
1.6.1 论文整体结构 | 第22页 |
1.6.2 论文思维创新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煤化工工程设计中进度管理影响因素研究理论概述 | 第24-30页 |
2.1 项目与项目管理 | 第24-25页 |
2.1.1 项目 | 第24页 |
2.1.2 项目管理 | 第24-25页 |
2.2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 第25-26页 |
2.2.1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概念 | 第25页 |
2.2.2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特点 | 第25-26页 |
2.2.3 工程项目进度动态管理 | 第26页 |
2.2.4 工程项目进度分析与调整 | 第26页 |
2.2.5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特点 | 第26页 |
2.3 煤化工工程设计中进度管理 | 第26-27页 |
2.4 煤化工工程设计中进度管理的影响因素 | 第27-30页 |
2.4.1 工程技术人员的风险 | 第27页 |
2.4.2 项目工序搭接的风险 | 第27-28页 |
2.4.3 设计阶段风险的来源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煤化工工程设计中进度管理影响因素研究体系 | 第30-46页 |
3.1 进度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指标的构建 | 第30-35页 |
3.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0-31页 |
3.1.2 指标体系的选取 | 第31-35页 |
3.2 进度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指标的优化 | 第35-43页 |
3.2.1 问卷的设计 | 第35-36页 |
3.2.2 问卷的分析 | 第36-43页 |
3.3 进度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指标优化结果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基于SEM的进度管理影响因素研究的模型构建 | 第46-52页 |
4.1 理论模型的选择 | 第46-48页 |
4.2 结构方程模型 | 第48-49页 |
4.2.1 结构方程模型的相关概念 | 第48页 |
4.2.2 结构方程模型的优点 | 第48-49页 |
4.2.3 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软件介绍 | 第49页 |
4.3 实证分析中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假设 | 第49-51页 |
4.3.1 测量模型的假设 | 第50页 |
4.3.2 结构模型的假设 | 第50-51页 |
4.4 实证分析中SEM的识别 | 第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基于SEM的实证分析 | 第52-72页 |
5.1 数据的来源 | 第52-53页 |
5.1.1 问卷数据的来源 | 第52页 |
5.1.2 样本特征描述统计 | 第52-53页 |
5.2 基于SEM的实证分析 | 第53-66页 |
5.2.1 信度分析 | 第53-54页 |
5.2.2 效度分析 | 第54-56页 |
5.2.3 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56-60页 |
5.2.4 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60-66页 |
5.3 测评结果分析 | 第66-69页 |
5.3.1 结构方程 | 第66页 |
5.3.2 测量方程 | 第66-67页 |
5.3.3 结论解析 | 第67-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2页 |
第六章 研究取得的成果及论文的不足 | 第72-74页 |
6.1 研究取得的成果 | 第72-73页 |
6.2 论文的不足 | 第73-74页 |
附录1 煤化工工程设计中进度管理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9-80页 |
附件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