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局域网(LAN)、城域网(MAN)论文

工业以太网中IEEE 1588时钟同步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引言第11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2页
   ·现有时钟同步方法的比较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本文的结构第14-15页
第2章 IEEE 1588时钟同步的主要原理和方法第15-29页
   ·IEEE 1588协议简介第15-16页
     ·IEEE 1588总体框架第15-16页
     ·IEEE 1588的特点第16页
   ·IEEE 1588时钟同步模型第16-20页
     ·PTP系统第16-17页
     ·PTP通信拓扑结构第17-19页
     ·PTP域第19-20页
   ·IEEE 1588的同步原理第20-22页
   ·IEEE 1588协议的关键技术第22-26页
     ·PTP状态机第22-24页
     ·最佳主时钟(BMC)算法第24-26页
   ·PTP报文第26-29页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第29-33页
   ·主芯片的选型第29页
   ·系统硬件的总体方案第29-31页
   ·电源电路第31页
   ·RS-232串口通信接口第31-32页
   ·以太网接口电路第32-33页
第4章 μC/OS-Ⅱ的移植第33-44页
   ·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第33-34页
     ·μC/OS-Ⅱ简介第33-34页
     ·选择μC/OS-Ⅱ的原因第34页
   ·μC/OS-Ⅱ在LM3S8962上的移植第34-41页
     ·LM3S8962微控制器的寄存器模型第36页
     ·处理器相关文件第36-37页
     ·与汇编器相关联的处理器相关文件第37-41页
   ·μC/OS-Ⅱ实时性能的提升第41-43页
     ·进入临界区宏定义第42-43页
     ·退出临界区宏定义第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LwIP的移植第44-54页
   ·LwIP简介第44页
   ·操作系统模拟层第44-48页
     ·信号量操作函数第44-45页
     ·邮箱操作函数第45-47页
     ·创建线程第47页
     ·超时函数第47-48页
     ·临界区保护第48页
   ·LwIP接口的编写第48-53页
     ·网卡初始化驱动函数第50-52页
     ·读取数据包驱动函数第52页
     ·发送数据包驱动函数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6章 IEEE 1588应用软件的开发第54-72页
   ·开发环境的建立第54-55页
     ·安装外设驱动库第55页
     ·JTAG调试器第55页
   ·IEEE 1588实现的软件框架第55-56页
   ·关于中断与任务的讨论第56-57页
   ·系统软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57-71页
     ·卫星时钟源同步模块的设计第57-61页
     ·系统时间维护模块的设计第61-64页
     ·系统管理模块的设计第64-65页
     ·RTC模块的设计第65-66页
     ·IEEE 1588通信模块-服务器的设计第66-68页
     ·IEEE 1588通信模块-客户端的设计第68-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7章 IEEE 1588时钟同步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第72-75页
   ·IEEE 1588时钟同步偏差的测量第72-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结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致谢第80-81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通信中一种数据保密性和完整性的方案研究
下一篇:基于模糊算法的支持多策略访问控制模型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