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

湿地使者社会认同的质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湿地使者社会认同研究的缘起第10-11页
     ·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第10页
     ·湿地使者群体的状况会影响成员的自我认同和群际认同第10-11页
     ·为大学生志愿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第11页
   ·认同、社会认同及其理论的研究概况第11-19页
     ·认同及其理论取向第11-12页
     ·社会认同及其理论研究的历史发展第12-14页
       ·社会认同的界定第12-13页
       ·社会认同研究的历史发展第13-14页
     ·社会认同的相关研究概况第14-19页
       ·国外社会认同的相关研究概况第14-16页
       ·国内社会认同的相关研究概况第16-19页
   ·湿地使者及其研究概况第19-24页
     ·湿地使者行动和湿地使者的基本概念第19-20页
     ·历年湿地使者行动主题及相关情况概览第20-23页
     ·湿地使者的相关研究概况第23-24页
   ·质性研究的概念解析第24页
   ·对已有研究的简评第24-25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25-32页
   ·研究路线、访谈对象、访谈内容与访谈过程第25-29页
     ·研究路线第25-26页
     ·访谈对象第26-28页
     ·访谈内容第28页
     ·访谈过程第28-29页
   ·研究效度与伦理道德问题第29-30页
     ·研究的效度问题第29页
     ·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第29-30页
   ·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第30-32页
     ·研究工具第30页
     ·资料整理与分析第30-32页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32-62页
   ·湿地使者的认知维度分析第32-37页
     ·角色认知第33-35页
     ·群体认知第35-36页
     ·角色认同第36-37页
   ·湿地使者社会认同的动机维度分析第37-45页
     ·一般因素第39-40页
     ·自身因素第40-42页
     ·环境因素第42-45页
   ·湿地使者社会认同的情感维度分析第45-53页
     ·情感好恶第46-48页
     ·归属感第48-50页
     ·失落感第50-53页
   ·湿地使者社会认同的行为维度分析第53-58页
     ·行为变化第55-56页
     ·行为影响第56-58页
   ·讨论第58-62页
     ·以角色认知为基础,群体认知为纽带,角色认同为核心的认知特征第58-59页
     ·以一般因素为诱因,环境因素为外因,自身因素为核心的动机特征第59-60页
     ·以归属感为核心,多种情感体验并存的情感特征第60页
     ·内、外在行为发生积极变化,实践、交往、利他行为不断提高的行为特征第60-61页
     ·角色认同、自身因素、归属感是湿地使者行为变化的主要原因第61-62页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及创新与不足第62-66页
   ·研究结论第62-63页
   ·对大学生志愿行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第63-64页
     ·开展多种形式的正面教育,形成大学生对志愿者的积极角色认同第63页
     ·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第63页
     ·以集体活动为主要手段,着力培养大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极力避免其失落感的形成第63-64页
   ·创新之处第64-65页
     ·揭示出湿地使者社会认同的五大心理特征第64页
     ·研究方法的创新第64-65页
   ·不足之处第65-66页
     ·研究结论有待后续量化研究的进一步证实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0-71页
附录 B第71-73页
附录 C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污泥及其与煤混烧的燃烧特性研究
下一篇:东洞庭湖底泥中磷的释放特性及其原位控制技术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