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 第9-11页 |
0.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0.1.2 研究价值与创新点 | 第11页 |
0.2 婚书的界定与概说 | 第11-14页 |
0.2.1 研究范围界定 | 第11-12页 |
0.2.2 婚书的起源与发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南宋婚俗与婚仪文书的应用 | 第14-27页 |
1.1 南宋婚俗与婚仪文书概要 | 第14-15页 |
1.2 南宋婚仪文书的应用 | 第15-24页 |
1.2.1 纳采议婚书仪 | 第15-20页 |
1.2.2 纳币定聘书仪 | 第20-23页 |
1.2.3 亲迎完婚书仪 | 第23-24页 |
1.3 南宋婚书的类型 | 第24-27页 |
1.3.1 从婚书的作者划分 | 第24-25页 |
1.3.2 从婚书的功能划分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南宋婚书与南宋婚嫁特色 | 第27-46页 |
2.1 南宋前期——高、孝宗年间 | 第28-35页 |
2.1.1 地域姻亲——缔朱、陈之欢,永鲁卫亲亲 | 第28-31页 |
2.1.2 官宦姻亲——交刘、范之欢,兴崔、卢之望 | 第31-34页 |
2.1.3 家声之托——以门阀之赏延,列搢绅之仕籍 | 第34-35页 |
2.2 南宋中后期——光、宁、理宗朝 | 第35-42页 |
2.2.1 师友传承——合父兄师友之契,言素习儒业之乐 | 第35-38页 |
2.2.2 谦谦君子——行义修德于乡党,通德俊誉于士林 | 第38-40页 |
2.2.3 婉婉淑女——娴谙姆训秀闺阁,才可咏絮彰女史 | 第40-42页 |
2.3 南宋末期——度宗以后 | 第42-46页 |
2.3.1 末世苍凉——虽当世路之艰难,唯愿遗世而独立 | 第42-44页 |
2.3.2 落日之后——山河破碎之怆独涕,亡国灭种之痛犹在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南宋婚书的艺术特色 | 第46-64页 |
3.1 南宋婚书的骈俪之美 | 第46-49页 |
3.1.1 长句入骈,平易流畅 | 第47页 |
3.1.2 属对精切,重于剪裁 | 第47-48页 |
3.1.3 气贯情溢,风骨傲然 | 第48-49页 |
3.1.4 文络有法,用典圆活 | 第49页 |
3.2 南宋婚书的独特之美 | 第49-64页 |
3.2.1 用典考究,情理兼至 | 第49-56页 |
3.2.2 言以载事,文贵其简 | 第56-57页 |
3.2.3 文体丰富,书札盛行 | 第57-60页 |
3.2.4 聘定合一,雅俗贯通 | 第60-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附录 | 第66-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9-90页 |
作者简介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