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两种写作模式:从“王家庄”到“南京城” | 第10-31页 |
第一节 生命的勘探者:两次成功的转型 | 第10-14页 |
第二节 “王家庄”:重压下的生之辩证法 | 第14-24页 |
第三节 “南京城”:身体的漂浮 | 第24-31页 |
第二章 叙事姿态的潜移 | 第31-44页 |
第一节 上帝视角的退隐 | 第31-36页 |
第二节 身份认同:从不在场到在场 | 第36-39页 |
第三节 语言:从戏仿反讽到见微知著 | 第39-44页 |
第三章 城乡模式间的移植 | 第44-51页 |
第一节 《推拿》:城乡模式共植的范本 | 第45-48页 |
第二节 模式的误植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毕飞宇小说创作年表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