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维氧化铁粉体的制备及形貌控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纳米材料概述 | 第10-11页 |
1.3 纳米材料特征 | 第11-12页 |
1.3.1 小尺寸效应 | 第11页 |
1.3.2 表面效应 | 第11-12页 |
1.3.3 量子尺寸效应 | 第12页 |
1.3.4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 第12页 |
1.4 氧化铁概述 | 第12-14页 |
1.5 氧化铁结构和分类 | 第14-19页 |
1.5.1 氧化铁结构 | 第14-16页 |
1.5.2 纳米氧化铁材料的分类 | 第16-19页 |
1.6 氧化铁的制备方法 | 第19-22页 |
1.6.1 水热法 | 第19-20页 |
1.6.2 沉淀法 | 第20-21页 |
1.6.3 溶胶-凝胶法 | 第21页 |
1.6.4 微乳液法 | 第21-22页 |
1.6.5 水解法 | 第22页 |
1.7 氧化铁应用 | 第22-25页 |
1.7.1 光催化领域应用 | 第22-23页 |
1.7.2 环境保护领域应用 | 第23页 |
1.7.3 涂料领域应用 | 第23页 |
1.7.4 气敏传感器领域应用 | 第23-24页 |
1.7.5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上应用 | 第24页 |
1.7.6 储氢方面应用 | 第24-25页 |
1.8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2.1 原料与试剂 | 第26页 |
2.2 实验设备及测量仪器 | 第26-27页 |
2.3 氧化铁制备工艺 | 第27-28页 |
2.3.1 水热法制备氧化铁工艺流程 | 第27页 |
2.3.2 均匀沉淀法制备氧化铁工艺流程 | 第27-28页 |
2.4 性能及表征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水热法合成氧化铁结果与讨论 | 第30-45页 |
3.1 反应温度影响 | 第30-34页 |
3.2 反应物浓度影响 | 第34-36页 |
3.3 反应时间影响 | 第36-38页 |
3.4 反应物配比影响 | 第38-40页 |
3.5 表面活性剂影响 | 第40-42页 |
3.6 不同沉淀剂影响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均匀沉淀法合成氧化铁的结果与讨论 | 第45-60页 |
4.1 反应物浓度影响 | 第45-47页 |
4.2 反应物配比影响 | 第47-51页 |
4.3 反应温度影响 | 第51-54页 |
4.4 反应时间影响 | 第54-56页 |
4.5 表面活性剂影响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