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16页 |
0.1 论文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0.2 课题来源 | 第10-11页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0.3.1 非常规油气开发现状 | 第11页 |
0.3.2 岩石脆性评价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0.4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0.4.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0.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0.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6-22页 |
1.1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6页 |
1.2 目标井地质特征 | 第16-22页 |
1.2.1 沉积背景 | 第16-17页 |
1.2.2 地层特征 | 第17页 |
1.2.3 烃源岩条件 | 第17-19页 |
1.2.4 储层特征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矿物组分含量及特征研究 | 第22-28页 |
2.1 大民屯凹陷沙四下段矿物含量实验分析 | 第22-24页 |
2.1.1 实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 第22页 |
2.1.2 实验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22-24页 |
2.2 大民屯凹陷沙四下段矿物组成特征 | 第24-25页 |
2.3 与国内外典型泥页岩储层矿物组成对比 | 第25-28页 |
2.3.1 北美地区典型泥页岩储层 | 第25页 |
2.3.2 国内典型泥页岩储层 | 第25-26页 |
2.3.3 与国内外典型泥页岩层系储层矿物组分特征对比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单(三)轴压缩实验及力学特征研究 | 第28-42页 |
3.1 室内单(三)轴应力压缩实验 | 第28-33页 |
3.1.1 实验设计及样品制取 | 第28-29页 |
3.1.2 应力应变实验 | 第29-30页 |
3.1.3 实验结果及特征分析 | 第30-33页 |
3.2 破裂特征分析 | 第33-35页 |
3.3 动、静态弹性参数的计算及转换 | 第35-42页 |
3.3.1 静态弹性参数计算 | 第36-37页 |
3.3.2 动态弹性参数的计算 | 第37-38页 |
3.3.3 动、静态弹性参数的转换 | 第38-42页 |
第四章 泥页岩脆性评价及对比分析 | 第42-48页 |
4.1 白云石脆性程度分析 | 第42-44页 |
4.1.1 岩石物理方法模拟确定白云石脆性 | 第42-44页 |
4.1.2 矿物组分脆性贡献程度分析 | 第44页 |
4.2 沙四下段脆性评价及脆性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第44-48页 |
4.2.1 矿物法脆性评价 | 第44页 |
4.2.2 弹性参数法脆性评价 | 第44-45页 |
4.2.3 引入断裂韧度的脆性评价 | 第45-46页 |
4.2.4 脆性计算对比分析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白云石对泥页岩脆性影响定量关系研究 | 第48-61页 |
5.1 定量关系模型的建立 | 第48-56页 |
5.1.1 模型一:以粘土矿物含量为划分依据 | 第48-52页 |
5.1.2 模型二:以石英矿物含量为划分依据 | 第52-56页 |
5.2 计算结果对比 | 第56-59页 |
5.3 实例应用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