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7页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第17-23页 |
2.1 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及分组 | 第17-18页 |
2.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 第18-19页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页 |
2.4 PCI术成功的标准 | 第19页 |
2.5 研究方法和数据采集 | 第19-21页 |
2.6 技术路线流程图 | 第21页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21-23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3-37页 |
3.1 一般资料的比较 | 第23-27页 |
3.1.1 临床基本资料的比较 | 第24-25页 |
3.1.2 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比较 | 第25-26页 |
3.1.3 两组间生化指标的比较 | 第26-27页 |
3.2 两组间造影特征的比较 | 第27-28页 |
3.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的比较 | 第28-33页 |
3.3.1 两组患者心脏彩超各项指标的比较 | 第28-30页 |
3.3.2 两组患者不良预后指标的比较 | 第30-31页 |
3.3.3 不同组患者MACE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 第31-33页 |
3.4 影响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33-34页 |
3.5 影响ACS预后的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34-37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7-43页 |
4.1 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机制 | 第37-38页 |
4.2 冠脉侧支循环的影响因素 | 第38页 |
4.3 冠脉侧支循环水平的评估方法 | 第38-39页 |
4.4 冠脉侧支循环与AC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 第39-41页 |
4.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1-43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综述 | 第5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读研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