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发光器件论文

高效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电荷的平衡注入与传输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7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量子点的概述第10-12页
        1.2.1 量子点的基本结构第10-11页
        1.2.2 量子点的表面效应第11页
        1.2.3 量子限域效应第11页
        1.2.4 量子尺寸效应第11-12页
    1.3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S)第12-20页
        1.3.1 QLEDs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1.3.2 QLEDs的器件结构第14-15页
        1.3.3 QLEDs的电致发光机制第15-17页
        1.3.4 QLEDs的溶液制备法第17-19页
        1.3.5 QLEDs的性能参数第19-20页
    1.4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研究内容第20-21页
    1.5 参考文献第21-27页
第二章 QLEDS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器件结构第27-39页
    2.1 实验部分第27-31页
        2.1.1 试验材料合成与溶液配制第27-28页
        2.1.2 器件的制备第28-30页
        2.1.3 表征与测试第30-31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31-36页
        2.2.1 光化学与光物理性质第31-32页
        2.2.2 量子点形貌的表征第32页
        2.2.3 薄膜形貌分析第32-33页
        2.2.4 器件性能的分析第33-36页
    2.3 本章小结第36页
    2.4 参考文献第36-39页
第三章 基于锂盐掺杂聚乙烯咔唑作为空穴传输层的高效红光量子点发光器件··第39-57页
    3.1 引言第39-41页
    3.2 实验部分第41-43页
        3.2.1 试验材料第41页
        3.2.2 器件的制备第41-43页
        3.2.3 表征与测试第4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3-51页
        3.3.1 导电性的对比与分析第43-45页
        3.3.2 能级对比与分析第45-47页
        3.3.3 器件性能的对比与分析第47-49页
        3.3.4 表面形貌的分析第49-51页
    3.4 结论第51-52页
    3.5 参考文献第52-57页
第四章 基于聚乙氧基乙烯亚胺为界面修饰层的高效蓝光量子点发光器件第57-76页
    4.1 引言第57-59页
    4.2 实验部分第59-61页
        4.2.1 试验材料第59页
        4.2.2 器件的制备第59-60页
        4.2.3 表征与测试第60-6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1-71页
        4.3.1 ZnCdS/ZnS量子点的表征第61页
        4.3.2 能级对比与分析第61-64页
        4.3.3 表面形貌的分析第64-65页
        4.3.4 单电子和单空穴器件的分析第65-67页
        4.3.5 器件性能的对比与分析第67-71页
    4.4 结论第71-72页
    4.5 参考文献第72-76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76-79页
    5.1 总结第76-77页
    5.2 展望第77-79页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激光引线键合系统研制及工艺实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Bragg体光栅的带阻滤波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