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双重股权结构制度的本土化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2-17页
第一章 双重股权结构基本架构及制度本土化的必要性第17-31页
    第一节 双重股权的内涵第17页
    第二节 双重股权结构的特征第17-22页
        一、本质是类别股的一种形式第17-18页
        二、收益权与投票权的分离第18-20页
        三、超级投票权股持有人享有控制权同时受到限制第20-21页
        四、集中于特定行业的大型新经济企业第21-22页
    第三节 公司股权结构的案例分析第22-28页
        一、Google:开创者第22-23页
        二、Facebook:升级者第23-24页
        三、阿里巴巴:中国的“弃儿”第24-27页
        四、京东:复制者第27-28页
    第四节 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制度的必要性第28-31页
        一、一股一权的法律障碍造成我国大量资产利益的流失第28-29页
        二、一股一权压制公司的发展空间第29页
        三、一股一权影响公司的决策效率第29-31页
第二章 双重股权结构制度本土化的正当性分析第31-39页
    第一节 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制度的理论支撑第31-36页
        一、符合民法的对价原则第31页
        二、股权平等原则之界定第31-33页
        三、基于股东异质化的理论第33-34页
        四、符合公平、自由和效率的统一第34-35页
        五、法经济学交易成本的合理化界定第35-36页
    第二节 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制度的现实可能第36-39页
        一、缓解公司的融资困境第36页
        二、迎合当今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第36-37页
        三、呼应国有企业转型面临的改革诉求第37-39页
第三章 国外双重股权结构的发展史及经验借鉴第39-49页
    第一节 形成与发展史——以典型的美国为例第39-42页
        一、形成期——防止兼并背景下应运而生第39-40页
        二、进入低谷期——合法性遭质疑第40-41页
        三、复兴期——顺应防止敌意收购的市场需求第41-42页
    第二节 各国类别股的立法模式第42-46页
        一、各国类别股的立法第42-44页
        二、各国立法基于的总体原则第44-46页
    第三节 国外双重股权结构的配套保障机制第46-48页
        一、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第46页
        二、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第46-47页
        三、健全的集体诉讼制度第47-48页
    第四节 国外双重股权结构经验之启示第48-49页
第四章 双重股权结构制度本土化的路径选择第49-59页
    第一节 制度的设计与构建第49-54页
        一、股权结构立法的调整与填补第50-51页
        二、规定企业适用门槛第51-52页
        三、为超级投票权设置控制权边界第52-53页
        四、退出回购制度的重建第53-54页
    第二节 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第54-59页
        一、强制信息披露范围第54-55页
        二、调整独立董事比例和任免机制第55-56页
        三、与优先股相结合第56页
        四、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第56-57页
        五、监管机制的加强与调整第57-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3-64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交易平台服务商侵权责任研究
下一篇:刑事判决书说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