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基层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对某省Y市的案例分析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绪论第8-14页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一、研究背景第8页
        二、研究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9-12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9-10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10-12页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第12-14页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3页
        二、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一章 基层公务员薪酬制度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第14-21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第14-16页
        一、薪酬、薪水、工资与收入第14-15页
        二、公务员与基层公务员第15页
        三、公务员薪酬与薪酬制度第15-16页
    第二节 薪酬制度的相关理论基础第16-21页
        一、激励理论第16-18页
        二、职位价值理论第18-19页
        三、薪酬制度建构理论第19-21页
第二章 我国基层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历史变迁及现状特点第21-27页
    第一节 我国基层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历史变迁第21-22页
        一、1956年“职务等级工资制”第21页
        二、1985年“结构工资制”第21-22页
        三、1993年“职级工资制”第22页
        四、2006年“新职级工资制”第22页
    第二节 我国基层公务员薪酬制度的现状特点第22-27页
        一、薪酬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基层公务员的事实管理第23-24页
        二、总体水平偏低,与公众感受截然相反第24-25页
        三、低工资、多补贴、泛福利的分配制度第25页
        四、工资调整不及时,改革进程滞后第25-27页
第三章 某省Y市基层公务员薪酬制度的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第27-32页
    第一节 某省Y市基层公务员薪酬制度基本概况第27-28页
        一、某省Y市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水平第27-28页
    第二节 现行基层公务员薪酬制度面临的困境第28-30页
        一、收入差距依然呈扩大之势第28页
        二、人浮于事,影响当前各项事业的推进第28-29页
        三、人才外流,事业接班人队伍后继乏力第29页
        四、腐败滋生,大量“制度外”收入盛行第29-30页
    第三节 现行基层公务员薪酬制度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第30-32页
        一、薪酬管理的法治化程度较低第30页
        二、薪酬制度设计未能实现“能力本位”第30-31页
        三、制度内容未能发挥有效的激励导向作用第31-32页
第四章 国外公务员薪酬制度的经验及启示第32-36页
    第一节 国外公务员薪酬制度的经验及发展趋势第32-34页
        一、美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第32-33页
        二、英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第33页
        三、法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第33页
        四、新加坡公务员薪酬制度第33-34页
    第二节 国外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启示第34-36页
        一、灵活的薪酬结构是保障薪酬水平合理的重要前提第34页
        二、津贴和奖金的透明化是薪酬规范化的重要条件第34-35页
        三、合理的薪酬调整机制是薪酬处于合理区间的重要基础第35页
        四、薪酬与绩效的联系日益紧密是提升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第35-36页
第五章 完善基层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对策研究第36-46页
    第一节 完善基层公务员薪酬制度的指导思想第36-38页
        一、提升价值认同,塑造公务员敬业精神第36-37页
        二、注重人本思想,增强职位绩效第37-38页
    第二节 构建科学合理的基层公务员薪酬分配制度第38-41页
        一、确立以调查为基础的薪酬水平评定机制第38-40页
        二、健全基层公务员薪酬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第40-41页
    第三节 建立公务员的绩效薪酬制度第41-44页
        一、尝试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第41-42页
        二、将薪酬标准与考核结构相挂钩第42页
        三、引入宽带薪酬理论,强化激励第42-44页
    第四节 完善公务员福利和保险制度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法获取不法原因给付物的行为性质--以中国与日本的比较为视角
下一篇:贵州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以威宁、仁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