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12-17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2 中医对压疮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1 中医对压疮的病因病机研究 | 第12-13页 |
2.2 中医药防治压疮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2.2.1 中药制剂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 第13页 |
2.2.2 饮食调护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3 西医对压疮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3.1 现代医学对压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 | 第14页 |
3.2 现代医学对压疮的治疗概况 | 第14-16页 |
3.2.1 药物疗法常用制剂 | 第14-15页 |
3.2.2 物理治疗 | 第15-16页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7-24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7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7页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7页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7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17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17-18页 |
1.5 医学伦理原则 | 第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23页 |
2.1 随机分组 | 第18页 |
2.2 治疗方法 | 第18-19页 |
2.2.1 基础治疗 | 第18页 |
2.2.2 西医对照组(多爱肤组)治疗方案 | 第18-19页 |
2.2.3 中医对照组(象皮生肌膏组)治疗方案 | 第19页 |
2.2.4 试验组(象皮生肌膏联合艾灸组)治疗方案 | 第19页 |
2.2.5 疗程设置 | 第19页 |
2.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 第19-22页 |
2.3.1 压疮愈合计分 | 第19-20页 |
2.3.2 创面愈合率 | 第20-21页 |
2.3.3 愈显率 | 第21页 |
2.3.4 人均换药耗材费用 | 第21-22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23-24页 |
第二部分 结果 | 第24-29页 |
1 一般资料分析 | 第24-25页 |
1.1 性别比较 | 第24页 |
1.2 年龄比较 | 第24-25页 |
1.3 压疮面积比较 | 第25页 |
1.4 压疮病程比较 | 第25页 |
2 统计结果 | 第25-28页 |
2.1 压疮愈合计分 | 第25-26页 |
2.2 创面愈合率比较 | 第26-27页 |
2.3 愈显率比较 | 第27-28页 |
2.4 人均换药耗材费用比较 | 第28页 |
3 安全性评价 | 第28-29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9-34页 |
1 象皮生肌膏治疗压疮的研究 | 第29-30页 |
1.1 组方分析 | 第29页 |
1.2 作用机理 | 第29页 |
1.3 使用方法 | 第29页 |
1.4 临床应用 | 第29-30页 |
2 艾灸疗法在压疮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2.1 艾灸结合针刺疗法 | 第30页 |
2.2 艾灸结合中药疗法 | 第30-31页 |
2.3 艾灸结合西药疗法 | 第31页 |
3 象皮生肌膏联合艾灸对Ⅲ期压疮的作用 | 第31-32页 |
3.1 象皮生肌膏联合艾灸对Ⅲ期压疮压疮愈合计分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 象皮生肌膏联合艾灸对Ⅲ期压疮创面愈合率的影响 | 第32页 |
4 小结 | 第32-33页 |
5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第33页 |
6 不足与展望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综述 | 第4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