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逆向适用概述 | 第9-14页 |
1.1 逆向的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定义 | 第10-12页 |
1.1.1 内部的逆向公司法人格否认概念 | 第10-11页 |
1.1.2 外部的逆向公司法人格否认概念 | 第11-12页 |
1.2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12-14页 |
1.2.1 欺诈说 | 第12页 |
1.2.2 代理说 | 第12页 |
1.2.3 工具说 | 第12-13页 |
1.2.4 企业主体说 | 第13-14页 |
第2章 人格否认制度逆向适用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分析 | 第14-18页 |
2.1 逆向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的理论可能性 | 第14-15页 |
2.1.1 契合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本质 | 第14页 |
2.1.2 符合利益衡量的需要 | 第14-15页 |
2.2 引进和适用逆向公司法人格否认的现实必要性 | 第15-18页 |
第3章 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逆向适用的可替代性分析 | 第18-21页 |
3.1 与股权强制执行程序的比较 | 第18-19页 |
3.2 与顺向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比较 | 第19页 |
3.3 与债权人撤销权制度的比较 | 第19-20页 |
3.4 与代理制度的比较 | 第20-21页 |
第4章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逆向适用的构成要件及范围 | 第21-28页 |
4.1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逆向适用的要件 | 第21-25页 |
4.1.1 主体要件 | 第21-23页 |
4.1.2 行为要件 | 第23-24页 |
4.1.3 后果要件 | 第24-25页 |
4.2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逆向适用的范围 | 第25-28页 |
4.2.1 逆向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公司类型 | 第25-26页 |
4.2.2 逆向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债的类型 | 第26-28页 |
第5章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逆向适用的诉讼相关问题 | 第28-31页 |
5.1 逆向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的责任承担问题 | 第28-29页 |
5.1.1 公司责任的性质和范围 | 第28-29页 |
5.1.2 公司承担责任后的救济 | 第29页 |
5.2 逆向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的证据规则设计 | 第29-31页 |
5.2.1 逆向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29-30页 |
5.2.2 逆向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的证明标准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