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拔罐联合艾灸法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2-18页 |
1 临床资料 | 第12-14页 |
1.1 病例来源及一般资料 | 第12-13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3页 |
1.3 病情分级 | 第13页 |
1.4 纳入标准 | 第13-14页 |
1.5 排除标准 | 第14页 |
1.6 脱落和剔除标准 | 第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8页 |
2.1 刺络拔罐联合艾灸组(A组)治疗方法 | 第14-16页 |
2.2 刺络拔罐组(B组)治疗方法 | 第16页 |
2.3 艾灸组(C组)治疗方法 | 第16页 |
2.4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 第16-17页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17页 |
2.6 医学伦理问题 | 第17-18页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18-20页 |
1 治疗前后积分疗效比较 | 第18-19页 |
1.1 治疗前后皮损积分疗效比较 | 第18页 |
1.2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积分比较 | 第18-19页 |
2 临床疗效比较 | 第19-20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0-30页 |
1 祖国医学对痤疮的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1.1 中医病名认识 | 第20页 |
1.2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第20-21页 |
1.3 中医辨证论治 | 第21-22页 |
1.4 针灸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2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认识和治疗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2.1 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24-25页 |
2.2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治疗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3 关于本研究的设计讨论 | 第26-28页 |
3.1 选择刺络拔罐疗法的理论依据 | 第26-27页 |
3.2 选择艾灸疗法的理论依据 | 第27-28页 |
4 本研究结果简要分析及探讨 | 第28页 |
5 问题与展望 | 第28-29页 |
6 体会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附录 | 第36-56页 |
附录A 病例报告表 | 第36-41页 |
附录B 随机数字表 | 第41-42页 |
附录C Pillsbury分类法 | 第42-43页 |
附录D 综述 | 第4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E 治疗前后照片 | 第55-56页 |